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子宫破裂指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裂开,是严重危及产妇及胎儿生命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分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两阶段,前者有病理缩复环、产妇烦躁腹痛、血尿、胎心率改变等症状,后者又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破裂,前者有撕裂剧痛、休克等表现,后者下腹压痛、可形成阔韧带内血肿等;不同人群及相关因素对子宫破裂风险有影响,高龄和低龄产妇、有子宫手术史或多次分娩史等人群风险高,女性在妊娠和分娩期要重视自我保健,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风险,存在胎位异常等特殊情况的孕妇也易发生,医生需提前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
一、子宫破裂的定义
子宫破裂指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裂开,是直接危及产妇及胎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二、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
子宫破裂通常分为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两个阶段:
1.先兆子宫破裂:在临产过程中,当胎儿先露部下降受阻时,强有力的阵缩使子宫下段逐渐变薄而宫体更加增厚变短,两者间形成明显的环状凹陷,此凹陷会逐渐上升达脐平或脐部以上,称为病理缩复环。产妇会出现烦躁不安、下腹剧痛难忍等症状,由于疼痛和精神紧张,呼吸和心率加快。同时可伴有血尿,是因为膀胱受压充血导致黏膜损伤出血。另外,胎心率也会改变,表现为胎心率加快或减慢,提示胎儿可能出现宫内窘迫。
2.子宫破裂:根据破裂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子宫破裂和不完全性子宫破裂。
完全性子宫破裂:子宫壁全层裂开,宫腔与腹腔相通。破裂一瞬间,产妇会突感下腹部撕裂样剧痛,原本的宫缩消失,疼痛稍缓解,但随血液、羊水进入腹腔,很快又会出现全腹持续性疼痛,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腹部检查时,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在腹壁下可清楚扪及胎体,子宫缩小位于胎儿侧方,胎心消失。
不完全性子宫破裂:子宫肌层部分或全部断裂,但浆膜层尚未穿破,宫腔与腹腔未相通。胎儿及其附属物仍在宫腔内,此时产妇下腹有压痛,在子宫不完全破裂处有明显压痛。若破裂发生在子宫侧壁阔韧带两叶间,可形成阔韧带内血肿,此时在宫体一侧可触及逐渐增大且有压痛的包块,胎心多不规则。
三、不同人群及相关因素影响
1.年龄因素:高龄产妇(年龄≥35岁)子宫的弹性和韧性相对较差,在分娩过程中发生子宫破裂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高龄产妇,孕期要严格进行产前检查,密切关注胎儿和子宫的情况。在分娩时,应在有丰富经验的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低龄产妇(年龄<18岁)子宫发育可能尚未完全成熟,对分娩的耐受性较差,同样需要加强孕期管理和分娩监护。
2.性别因素:女性作为承担妊娠和分娩的主体,要特别注意孕期和分娩期的自我保健。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进行产检和分娩。
3.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等可能影响子宫和胎儿的健康,增加子宫破裂的风险。孕妇在孕期应戒烟戒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适当进行运动,以增强体质。
4.病史:有剖宫产史、子宫肌瘤剔除史、子宫穿孔史等子宫手术史的女性,子宫上存在手术瘢痕,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期,瘢痕部位可能因子宫收缩而发生破裂。此类患者孕期要严密监测子宫瘢痕的情况,提前评估分娩方式。有多次分娩史的女性,子宫肌层弹性变差,也可能增加子宫破裂的风险,需要更加重视孕期保健和分娩监护。
5.特殊人群:对于存在胎位异常、胎儿过大、头盆不称、滥用宫缩剂等情况的孕妇,发生子宫破裂的风险较高,医生在孕期应仔细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问题。对于有子宫破裂高危因素的孕妇,应提前住院待产,做好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应对子宫破裂的准备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