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中医能治好吗

来源:民福康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骨髓增殖性肿瘤,表现为骨髓巨核细胞异常增生致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增多且功能异常,有出血及血栓形成倾向。中医治疗主要是辅助调理,难以完全治愈该疾病;现代医学治疗主要包括降低血小板数量(用羟基脲等骨髓抑制药物、血小板单采术)和预防血栓形成(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高危患者可用干扰素)。临床上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西医快速控制病情,中医减轻副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生活质量。不同人群治疗时需考虑自身特点,如儿童用药要谨慎、老年患者要兼顾基础疾病、女性特殊生理期调整方案、患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基础疾病者综合考虑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和护理措施。

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概述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其特征为骨髓中巨核细胞异常增生,导致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持续显著增多,且功能异常,患者有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二、中医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现状

目前中医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主要是辅助调理。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方剂、针灸等方法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一些中药可能具有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免疫等作用,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不适,比如缓解头晕、乏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中医难以完全治愈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因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异常克隆增殖导致的,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目前尚未有足够的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表明中医能够从根本上纠正这种异常的克隆增殖,使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正常。

三、现代医学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方法

现代医学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主要有降低血小板数量和预防血栓形成两方面。降低血小板数量可使用羟基脲等骨髓抑制药物,还可采用血小板单采术迅速减少血小板数量。预防血栓形成可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还可考虑使用干扰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四、综合治疗方案

临床上通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西医治疗能够快速有效地降低血小板数量,预防血栓形成,控制病情的进展;中医治疗则可以发挥其整体调理的优势,减轻西医治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和生活质量。例如在使用骨髓抑制药物时,配合中药调理可以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等器官的刺激。

五、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儿童患者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在治疗时要更加谨慎。应尽量避免使用对生长发育有潜在影响的药物。中医治疗时用药剂量需严格把控。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同时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治疗,用药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性别因素:女性患者在经期、孕期和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治疗方案需要做出相应调整。经期要避免使用活血化瘀作用过强的药物,以免导致月经量过多;孕期和哺乳期用药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

3.生活方式因素: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上,要避免高盐、高脂、高糖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

4.病史因素: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的患者,在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情况。比如高血压患者在使用某些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对血压的影响,糖尿病患者要关注药物对血糖的影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目前难以通过中医完全治愈,但中医在辅助治疗、改善症状方面有一定作用。临床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同时不同人群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身特点,采取个体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bocythemia)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是指外周血液中血小板数量超过正常血小板计数的上限400×109/L,功能也不正常,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由于本病常有反复出血,故也名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率不高,多见40岁以上者,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有:克隆性,反应性或继发性,家族性或遗传性,治疗仍有待解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是什么意思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意味着大型血小板在所有血小板中所占比例高于正常范围17.5%-42.3%。 血小板是由大型血小板逐渐分解为小血小板而产生的。当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时,表明血小板的形成过程出现了障碍,血小板的成熟度降低。这种情况有可能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也可能出现在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中。 大型血小
血小板高能治好吗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血小板高即血小板增多症,能否治好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 如果是继发性血小板增多,比如因感染、缺铁性贫血、手术应激等引起,当去除这些诱发因素后,血小板通常可逐渐恢复正常,是能够治好的。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至关重要,通过抗感染治疗、补充铁剂纠正贫血、术后恢复等措施,可使血小板计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不是癌症?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不属于癌症,这是一种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主要与基因突变、骨髓造血肝细胞克隆性增殖、细胞因子异常等原因有关,患者主要以出血、脾脏增大、血栓形成为主要临床表现。大多数疾病发展比较缓慢,经过积极治疗后,可以改善预后,少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转化为骨髓增殖性肿瘤,还有些病例可转变为急性淋巴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能治好吗
惠吴函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属于经典骨髓增殖性肿瘤亚型之一,主要表现为骨髓当中巨核细胞异常增生,外周血血小板明显增加,患者主要并发症是血栓。治疗方面,对于老年人可以给予羟基脲治疗,年轻人可以给予干扰素治疗,积极控制血小板的数目,使血小板数目降至正常。另外,长期应用干扰素治疗之后,大概有10%-20%病人,除了血小板数目可以恢复正常,基因也可以转成阴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什么病
惠吴函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经典的骨髓增殖性肿瘤之一,主要表现为骨髓巨核细胞的异常增生、外周血血小板明显增加。由于血小板数目的增加以及质量的异常,患者血栓的风险要明显高于正常人。可以发生动脉血栓、静脉血栓或者是微血管血栓,主要表现为脑梗死、心肌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脑静脉窦血栓或者是红斑肢痛。对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要积极控制血小板的数目,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打干扰素终身不能停吗
惠吴函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对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干扰素是减细胞治疗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年轻人首选治疗方案之一。干扰素可以抑制骨髓巨核细胞生长,可以降低血小板数目。在临床上,少部分患者经过几年干扰素治疗后,血小板数目可以恢复正常,还可以出现基因转阴。对于基因转阴患者,可以考虑临床治愈,这部分患者干扰素可以减量、停用,但在停用干扰素之后,仍然要注意监测血常规,注意血小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依据
惠吴函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依据是外周血血常规中,显示血小板数目大于450×10的9次方每升。进行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时,显示骨髓巨核细胞形态异常、数目明显增多。另外,患者还可以进行基因检测,看看是否具有JAK2基因突变、MPL基因突变或是CALR基因突变。如果没有上述基因突变,要除外引起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原因,根据以上这些要求,最终可以诊断患者是
血小板增多症
田红旗 主任医师
洛阳市中心医院 三甲
正常人血小板计数125到350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如果小板计数超过450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是血小板增高症。临床上主要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高症和继发性血小板增高症;原发性血小板增高症是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一种,可以合并脾脏肿大和基因突变,通过骨穿可以确诊。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以见于炎症、肿瘤以及缺铁性贫血等,通过治疗原发病,原发病控制后,血小板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
杨柳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累及巨核细胞系的一类骨髓增殖性肿瘤,主要特征为外周血血小板持续大于等于450×10的9次方每升,骨髓中成熟巨大的巨核细胞增多,临床多见血栓形成及出血。诊断必须要排除,其他继发性的血小板减少症,要排除缺铁、感染、炎症、肿瘤、脾切除、转移癌及淋巴增殖性疾病,导致的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也要排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
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是指的外周血液当中血小板数高于正常值,病人往往发病原因,并不是特别明确,临床上有可能会出现出血的症状,有的时候还有可能会出现血栓形成的症状。发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的时候,有的时候还有可能,其他的一些慢性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发生转化,比如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或者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什么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刘芳 主任医师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三甲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出血、血栓形成以及外周血化验血小板持续明显增多。另外,有些患者表现为头痛、头晕、昏厥、不典型胸痛、肢体末梢感觉异常、视觉异常、红斑性肢痛症等。目前研究认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总体愈后良好,但其并发症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减少血栓和出血风险个体化治疗是该病治疗应遵循原则。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