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展开。心电图方面,P波与QRS波群完全脱节、PR间期不固定,心房率快于心室率;P波形态一般正常、节律相对规整;QRS波群形态取决于心室起搏部位,希氏束分叉以上大多正常,以下则增宽畸形,通常规则出现,但起搏点不稳定时RR间期会有变化。特殊人群中,儿童要考虑其生理特点,家长需关注症状并定期检查;老年人因合并心血管疾病风险高且耐受性差,要积极治疗基础病,家人注意日常照顾;孕妇心脏负担重,患病会威胁母婴健康,应定期产检,注意休息,不适及时就医。
一、P波与QRS波群的关系
1.完全脱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和心室各自独立活动,P波与QRS波群之间没有固定的时间关系,即PR间期不固定。这是因为心房的电活动(P波)无法下传到心室,导致心房和心室的节律互不相关。在心电图上表现为P波按自己的规律出现,QRS波群也按自己的规律出现,两者互不干扰。
2.心房率快于心室率:通常情况下,心房的节律由窦房结控制,其频率较快,一般在正常的窦性心律范围内,约60100次/分钟。而心室的节律由心室自身的起搏点控制,心室自主节律点的频率较慢,交界性逸搏心律频率多在4060次/分钟,室性逸搏心律频率常低于40次/分钟。所以在心电图上可以看到P波的频率明显快于QRS波群的频率。
二、P波特征
P波形态一般正常,这是因为窦房结的功能通常未受影响,心房的除极过程基本正常。P波仍代表心房的电活动,其形态和时限符合正常窦性P波的特点,在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波的节律相对规整,按照窦房结的自律性规律发放冲动,形成规则的PP间期。
三、QRS波群特征
1.形态:取决于心室的起搏部位。如果心室起搏点位于希氏束分叉以上,QRS波群形态大多正常,时限在正常范围内(一般不超过0.12秒),这是因为心室的除极顺序基本正常,类似于正常的室上性激动下传引起的心室除极。若心室起搏点位于希氏束分叉以下,QRS波群会增宽、畸形,时限常超过0.12秒,这是由于心室的除极顺序发生改变,心室肌不能同步除极,导致QRS波群形态异常。
2.节律:QRS波群通常规则出现,由心室自身的起搏点控制。当心室起搏点稳定时,RR间期基本相等,表现为规则的心室节律。但如果心室起搏点不稳定,可能会出现RR间期的轻微变化,提示心室节律的不稳定。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心电图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其心率较快,各波段的时限和振幅也与成人有差异。在判断儿童是否存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需要考虑到儿童的生理特点。对于先天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儿童,由于心脏传导系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如有无乏力、头晕、晕厥等,定期带孩子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心脏情况。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心脏传导系统的退行性变,增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风险。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对心律失常的耐受性较差,更容易出现头晕、黑矇、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改善心脏功能。同时,家人要注意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避免老人独自外出,防止因晕厥导致意外发生。
3.孕妇:孕期女性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心脏负担加重。如果孕妇患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造成威胁。孕妇应定期进行产检,包括心电图检查,密切监测心脏情况。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