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湿疹如何正确治疗
小儿湿疹治疗需遵循个体化、阶梯式原则,以缓解症状、消除诱因、减少复发为目标。基础治疗包括做好皮肤护理,保持清洁湿润,避免接触刺激物;药物治疗方面,外用药物有糖皮质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抗生素等,系统药物有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特殊人群如婴儿期、幼儿期及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儿需注意相应事项;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饮食上母乳喂养母亲及人工喂养患儿注意食物选择,添加辅食遵循原则,作息上保证充足睡眠、建立规律时间,运动上适当运动、避免出汗过多并及时护理。
一、治疗原则
小儿湿疹的治疗需遵循个体化、阶梯式的原则,以缓解症状、消除诱发因素、减少复发为目标。根据患儿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皮疹部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二、基础治疗
1.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是治疗小儿湿疹的基础。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剂给患儿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时间控制在510分钟。洗澡后立即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皮肤,并在3分钟内涂抹保湿剂,以锁住水分。保湿剂应选择不含香料、色素和酒精的产品,可根据患儿皮肤干燥程度选择不同剂型,如霜剂、软膏等。
2.避免刺激:尽量避免患儿接触可能引起过敏或刺激的物质,如羊毛衣物、化纤衣物、香水、洗涤剂等。选择宽松、柔软、纯棉的衣物,减少皮肤摩擦。同时,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的调节,避免过热和过于干燥的环境。
三、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小儿湿疹的一线药物,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不同强度的糖皮质激素。轻度湿疹可选用弱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中度湿疹可选用中效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乳膏;重度湿疹可选用强效糖皮质激素,但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且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适用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的患儿,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此类药物安全性较好,可用于面部、颈部等皮肤薄嫩部位。
抗生素:当湿疹合并感染时,可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
2.系统药物:
抗组胺药:可缓解患儿瘙痒症状,有助于改善睡眠。对于瘙痒明显或伴有睡眠障碍的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
糖皮质激素:一般不主张常规使用,仅用于病情严重、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患儿。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期(01岁):婴儿皮肤娇嫩,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应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药物。在使用外用药物时,应先在小面积皮肤上试用,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同时,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应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牛奶蛋白、鸡蛋等。对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可选择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
2.幼儿期(13岁):幼儿活动量增加,容易出汗,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在选择衣物时,应选择透气性好的材质。此外,幼儿可能会用手搔抓皮肤,导致皮疹加重,家长应注意修剪患儿指甲,避免搔抓。
3.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儿:如患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患儿,湿疹的治疗应与基础疾病的治疗相结合。同时,在使用药物时,应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五、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母乳喂养的患儿,母亲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牛奶等。人工喂养的患儿,可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配方奶粉。添加辅食时,应遵循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密切观察患儿有无过敏反应。
2.作息: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3.运动:适当的运动可增强患儿体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汗过多,加重皮肤瘙痒。运动后应及时洗澡并涂抹保湿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