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多在妊娠20周后发病,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严重危及母儿生命。其病因尚不明确,高危因素包括孕妇年龄、病史等多种情况。临床表现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诊断需综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对母儿影响大,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适时终止妊娠。特殊人群如高龄、有慢性疾病史和肥胖孕妇需特别关注,预防可通过加强孕期保健、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心理调节等措施。
一、定义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该病症多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全身多器官功能损害或功能衰竭,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危及母儿生命。
二、病因及高危因素
1.病因:虽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目前有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炎症免疫过度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遗传因素、营养缺乏等多种学说。
2.高危因素:孕妇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40岁;有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病史;初次怀孕;多胎妊娠;妊娠间隔时间过长(大于10年);肥胖;有家族遗传史(母亲或姐妹有妊高征病史)等。
三、临床表现
1.高血压:血压升高是妊高征的主要表现之一,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2.蛋白尿:尿蛋白检测呈阳性,提示肾脏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3.水肿:多从脚踝部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休息后不缓解。
4.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眼花、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抽搐、昏迷,即子痫。
四、诊断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史、家族史、本次妊娠经过等。
2.体格检查:测量血压、体重,检查水肿情况,听诊心肺等。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4.辅助检查:如超声检查,可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胎盘功能等;眼底检查,可观察眼底小动脉的痉挛情况,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五、对母儿的影响
1.对母亲的影响:可导致孕妇出现脑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孕妇的生命安全。
2.对胎儿的影响:可引起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死胎等不良结局。
六、治疗
1.一般治疗: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取左侧卧位;饮食,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热量摄入,不建议限制食盐摄入;密切监测母儿状态,包括血压、体重、尿量、胎心等。
2.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降压药(如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解痉药(如硫酸镁)等,以控制血压、预防子痫发作。
3.终止妊娠:对于病情严重、经治疗无好转的患者,应适时终止妊娠,以保障母儿安全。终止妊娠的方式根据孕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决定,可选择剖宫产或阴道分娩。
七、特殊人群提示
1.高龄孕妇(年龄大于35岁):发生妊高征的风险较高,孕期应更加密切地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定期进行产检,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
2.有慢性疾病史的孕妇:如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等,在怀孕前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怀孕后要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3.肥胖孕妇:孕期应合理控制体重增长,避免过度肥胖。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和饮食调整来控制体重,如散步、瑜伽等,但运动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八、预防
1.加强孕期保健: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避免高盐、高脂、高糖饮食。
3.适度运动:孕期可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降低妊高征的发生风险。
4.心理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