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39周羊水少怎么办
孕39周羊水少的处理措施包括:一是密切监测,对胎儿进行电子胎心监护、超声测羊水及生物物理评分等,对孕妇关注症状并监测血压、尿常规等;二是增加羊水量,可采用补液治疗(存在个体差异且需防并发症)或羊膜腔灌注(有创操作有风险);三是适时终止妊娠,胎儿窘迫或有严重并发症选剖宫产,胎儿储备好且无剖宫产指征可阴道试产,但试产需严密监测;此外,高龄、有妊娠合并症及多胎妊娠孕妇因情况特殊,要更密切配合医生、控制原发病、注意休息,按个体化方案处理并加强监测。
一、密切监测
1.胎儿监测:孕39周羊水少,需加强对胎儿的监测。进行电子胎心监护,通过连续记录胎心率及其与子宫收缩的关系,可及时发现胎儿是否存在宫内缺氧情况。正常胎心率基线为110160次/分钟,若出现胎心率异常,如胎心过缓或过速、胎心变异异常等,需警惕胎儿窘迫。同时,通过超声检查测量羊水指数(AFI)或最大羊水池深度(MVP)来评估羊水情况。AFI正常范围为525cm,MVP正常范围为28cm,若低于下限则提示羊水少。还可观察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包括胎动、胎儿呼吸运动、胎儿肌张力、羊水量及胎儿电子监护NST试验等,满分10分,8分及以上为正常,若评分低提示胎儿可能存在宫内缺氧等异常。
2.孕妇监测:关注孕妇自身症状,如有无腹痛、阴道流液等情况。因为羊水少可能增加胎膜早破、脐带受压等风险,一旦出现阴道流液,需及时判断是否为胎膜破裂,可通过pH试纸检测,若试纸变蓝提示胎膜早破。孕妇还需定期测量血压、尿常规等,排除因孕妇自身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导致的羊水少。
二、增加羊水量
1.补液治疗:对于轻度羊水少且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可尝试通过补液来增加羊水量。一般采用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平衡液等,通过增加母体血容量,间接增加胎盘灌注,从而使羊水量有所增加。但补液效果存在个体差异,且需密切观察孕妇心肺功能等情况,防止出现肺水肿等并发症。
2.羊膜腔灌注: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羊膜腔灌注是增加羊水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羊水过少伴有胎儿窘迫但又有继续妊娠意愿的孕妇。通过向羊膜腔内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可改善胎儿的宫内环境,减少脐带受压等风险,提高围产儿的预后。但该操作属于有创操作,可能会增加感染、胎膜早破等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操作规范。
三、适时终止妊娠
1.剖宫产:若出现胎儿窘迫,经积极处理无好转,如持续胎心异常、羊水Ⅲ度污染等情况,或存在其他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如重度子痫前期合并羊水少等,为保障胎儿安全,应尽快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剖宫产可迅速娩出胎儿,避免胎儿在宫内进一步受到不良影响。
2.阴道试产:对于羊水少但胎儿储备良好,无头盆不称,孕妇无其他剖宫产指征的情况,可在严密监测下进行阴道试产。试产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胎心变化、宫缩情况及产程进展,一旦出现异常,如胎心监护出现频繁晚期减速、活跃期停滞等,应及时中转剖宫产。
四、温馨提示
1.对于高龄孕妇:高龄孕妇本身发生妊娠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羊水少可能使胎儿面临更大风险。因此更需密切配合医生的监测和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因为情绪波动可能影响体内激素水平,进而对胎儿产生影响。
2.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如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羊水少可能与原发疾病相关。需积极控制原发病,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如果需要)。同时,因这些孕妇的胎儿对缺氧等耐受能力更差,所以更要加强胎儿监测,一旦出现异常,需更果断地采取措施终止妊娠。
3.多胎妊娠孕妇:多胎妊娠羊水少的情况更为复杂,每个胎儿面临的风险可能不同。孕妇需更加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防止胎膜早破等情况发生。监测过程中要对每个胎儿进行详细评估,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处理方案,可能需要更频繁地进行超声及胎心监护等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