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湿疹吃什么益生菌
不同类型益生菌对小儿湿疹有不同作用,双歧杆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以缓解症状;嗜酸乳杆菌能抑制有害菌生长、调节免疫功能,降低IgE水平改善湿疹;鼠李糖乳杆菌可降低肠道通透性,调节Th1/Th2细胞平衡减轻炎症。选择益生菌时要注意菌株特异性,依据建议选特定菌株产品;保证活性与数量,按年龄段选合适活菌数产品;注重产品质量与安全性,从正规渠道购买。特殊人群方面,有牛奶蛋白过敏史患儿要避开含牛奶蛋白产品;免疫功能低下患儿使用前需咨询医生;低龄婴幼儿使用要遵医嘱,从低剂量开始并密切观察。
一、不同类型益生菌对小儿湿疹的作用
1.双歧杆菌:研究表明,双歧杆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肠道屏障功能的改善有助于减少外界抗原的入侵,从而对小儿湿疹症状起到缓解作用。部分临床研究显示,补充双歧杆菌后,部分患儿湿疹严重程度评分有所降低,皮肤瘙痒等症状减轻。例如长双歧杆菌,其能够在肠道内定植,产生短链脂肪酸,调节肠道微生态,促进免疫调节因子的分泌,对小儿湿疹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2.嗜酸乳杆菌:嗜酸乳杆菌能产生多种抗菌物质,抑制有害菌生长,同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在小儿湿疹治疗中,它可以纠正免疫失衡状态。一些观察性研究发现,使用嗜酸乳杆菌干预的湿疹患儿,免疫指标如IgE水平有所下降,这与湿疹症状的减轻存在相关性,表明嗜酸乳杆菌在小儿湿疹的防治中可能具有积极意义。
3.鼠李糖乳杆菌:多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鼠李糖乳杆菌可降低肠道通透性,减少过敏原进入血液引发的过敏反应。对于小儿湿疹,其可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平衡,抑制Th2细胞优势活化,减少炎症因子如IL4等的分泌,从而减轻湿疹炎症反应,缓解皮肤症状。
二、选择益生菌的注意事项
1.菌株特异性:不同菌株的益生菌作用有所差异。例如同样是双歧杆菌,不同菌株在调节免疫、改善肠道屏障等方面的效果可能不同。因此,在选择益生菌时,应关注具体菌株,最好依据医生建议或相关研究推荐的特定菌株产品。例如鼠李糖乳杆菌LGG,是研究较为充分且广泛应用于小儿湿疹防治的菌株,相对具有更可靠的效果。
2.活性与数量:益生菌发挥作用需要保证足够的活性和数量。一般建议选择经过科学工艺处理,能保证在肠道内有效定植的产品。产品标签上通常会标明每克或每毫升含有的活菌数量,不同年龄段小儿对益生菌数量需求有差异,婴幼儿可能需要相对较低剂量,但也需保证足够活菌数发挥作用,通常建议选择每克含活菌数在10?101?CFU之间的产品,具体应根据医生指导选择。
3.产品质量与安全性: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查看产品是否有相关质量认证,避免选择来源不明、质量无保障的益生菌产品。尤其对于小儿,安全性至关重要,要注意产品中是否添加不必要的添加剂、防腐剂等可能引起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的成分。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有牛奶蛋白过敏史的患儿:部分益生菌产品可能含有牛奶成分作为载体或保护剂。对于有牛奶蛋白过敏史的小儿,在选择益生菌时,应仔细阅读产品成分表,避免选择含有牛奶蛋白的产品,以防诱发过敏反应,加重湿疹症状。若不确定,可咨询医生或专业营养师。
2.免疫功能低下患儿:虽然益生菌一般较为安全,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小儿,如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等,使用益生菌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如益生菌移位导致感染等。此类患儿在使用益生菌前,务必先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患儿具体免疫状态评估是否适合使用及选择合适的产品和剂量。
3.低龄婴幼儿:低龄婴幼儿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使用益生菌时,应严格遵循医生指导,从低剂量开始尝试,密切观察是否有不适反应,如腹泻、腹胀、呕吐等。若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调整益生菌使用方案。同时,不要自行长期、大量给低龄婴幼儿使用益生菌,以免破坏自身肠道菌群的自然建立和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