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压疮的主要措施
压疮是因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致组织溃烂坏死,预防措施如下:定期翻身,一般每2小时1次,依患者情况可缩短或延长,翻身要避免损伤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温水清洁易出汗及受压部位,及时清理失禁排泄物,清洁后擦干并适当用爽身粉;选合适支撑面,如卧床用减压床垫,坐轮椅用减压坐垫;做好营养支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加强病情观察,定时查看皮肤并评估压疮风险。特殊人群中,老年人要增加观察、轻柔翻身、选易消化食物;儿童选柔软支撑面、保护肢体;肥胖患者更频繁翻身、选承重减压支撑面、控制热量;糖尿病患者严格控糖、加强皮肤护理、仔细观察。
一、定期翻身
1.翻身频率:一般每2小时翻身1次,可有效缓解局部压力,减少压疮发生风险。对于皮肤耐受性差、病情较重或感觉障碍的患者,翻身间隔时间应适当缩短,如每1小时翻身1次。但如果患者能自主变换体位且皮肤状况良好,翻身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至3小时。
2.翻身方法:翻身时需两人或多人协作,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损伤皮肤。例如,为卧床患者翻身时,一人托住患者肩部和腰部,另一人托住臀部和腘窝,同时用力将患者抬起,翻转至合适体位。
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1.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洁患者皮肤,尤其是易出汗部位和受压部位,如背部、骶尾部、腋窝、腹股沟等。对于大小便失禁患者,应及时清理排泄物,避免尿液、粪便等刺激皮肤。
2.干燥:清洁后及时擦干皮肤,可适当使用爽身粉,但要注意避免涂抹过多堵塞毛孔。对于皮肤容易潮湿的患者,可在受压部位垫上吸水性好的棉质毛巾或尿垫,并及时更换。
三、选择合适的支撑面
1.床垫: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可选用减压床垫,如泡沫床垫、气垫床等。泡沫床垫可分散身体压力,气垫床能通过不断变换压力分布,减少局部压力。
2.坐垫:坐轮椅的患者,应使用减压坐垫,如凝胶坐垫、充气坐垫等,减轻坐骨结节等部位压力。
四、营养支持
1.蛋白质:摄入足够蛋白质,有助于维持皮肤和组织的正常代谢与修复。一般成年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1.21.5g/kg体重,可多食用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食物。
2.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E、锌等对皮肤健康有益。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新鲜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草莓、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坚果、植物油等食物中含量丰富;锌参与伤口愈合,瘦肉、海鲜等食物含锌量较高。
五、病情观察
1.皮肤检查:护理人员应定时观察患者皮肤状况,重点观察骨隆突处、受压部位皮肤颜色、温度、有无红肿、水泡等情况。如发现皮肤发红,解除压力30分钟后仍不褪色,提示可能发生压疮。
2.评估风险:使用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如Braden量表,对患者压疮发生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预防措施,评分越低,发生压疮风险越高。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弹性差、皮下脂肪减少,更易发生压疮。家属和护理人员应增加对老年人皮肤观察频率,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皮肤。在营养方面,由于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应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并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2.儿童:儿童皮肤娇嫩,预防压疮时应选择柔软、舒适的支撑面,避免使用材质粗糙的物品。翻身时注意保护儿童肢体,避免因用力不当造成损伤。对于无法自主表达的婴幼儿,护理人员需更加细心观察皮肤状况。
3.肥胖患者:肥胖患者体重较大,局部压力更高,需更频繁翻身。选择支撑面时,要确保其能承受患者体重,提供足够减压效果。在营养支持方面,应在保证营养的同时,控制热量摄入,避免体重进一步增加加重皮肤压力。
4.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因神经和血管病变,皮肤感觉减退且愈合能力差,一旦发生压疮,容易发展为慢性难愈性溃疡。应严格控制血糖,同时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损伤。观察皮肤时要格外仔细,早期发现微小损伤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