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过敏性湿疹
小儿过敏性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的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过敏反应性炎症疾病,症状多样且易反复。病因包括小儿皮肤敏感、遗传等内在因素,以及饮食、接触物、环境等外在因素。症状分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多发生于头面部等暴露部位。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病史、家族过敏史,必要时做过敏原检测。治疗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调整饮食、皮肤护理等一般治疗,以及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等药物治疗。特殊人群如低龄儿童、有家族过敏史儿童、过敏体质儿童需特别关注。预防可从提倡母乳喂养、改善生活环境、做好皮肤护理等方面入手。
一、定义
小儿过敏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多发生于婴幼儿群体,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过敏反应,属于湿疹的特殊类型。其症状表现多样,通常伴有剧烈瘙痒,且容易反复发作。
二、病因
1.内在因素:小儿皮肤角质层薄,毛细血管网丰富,皮肤内含水量及氯化物较多,对各种刺激因素较为敏感,这是小儿易患过敏性湿疹的生理基础。此外,遗传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史,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小儿患过敏性湿疹的几率会明显增加。
2.外在因素:饮食是常见的诱发因素之一,牛奶、鸡蛋、鱼虾等高蛋白食物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接触物如化纤衣物、毛绒玩具、肥皂、化妆品等也可能刺激小儿皮肤,引发湿疹。环境因素同样不可忽视,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吸入性过敏原,以及炎热、干燥、寒冷等环境变化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三、症状表现
1.急性期:小儿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严重时可出现渗出、糜烂,伴有剧烈瘙痒,小儿常因瘙痒而烦躁不安、哭闹不止。
2.亚急性期:红肿和渗出症状减轻,主要表现为鳞屑、结痂。
3.慢性期:皮肤粗糙、肥厚,有苔藓样变,瘙痒症状时轻时重。湿疹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常见于头面部、颈部、四肢等暴露部位。
四、诊断
医生主要根据小儿的临床表现、病史以及家族过敏史进行诊断。一般通过详细询问小儿的饮食、接触物、居住环境等情况,结合皮肤症状的特点,如皮疹的形态、分布部位等,来判断是否为过敏性湿疹。必要时,可能会进行过敏原检测,以明确具体的过敏原。
五、治疗
1.一般治疗:尽量寻找并避免接触过敏原,这是治疗的关键。调整小儿的饮食,对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小儿,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过度清洗,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
2.药物治疗:外用药物是治疗小儿过敏性湿疹的主要方法,常用的有糖皮质激素类药膏、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等,可缓解皮肤炎症和瘙痒症状。对于症状严重的小儿,可能需要口服抗组胺药物来减轻过敏反应。
六、特殊人群提示
1.低龄儿童:由于低龄儿童皮肤更为娇嫩,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在使用药物时需格外谨慎。应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如调整饮食、改善环境等。如需使用药物,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2.有家族过敏史的儿童:这类儿童患过敏性湿疹的风险较高,家长应更加关注孩子的皮肤状况,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尽量避免孩子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3.过敏体质儿童:过敏体质的儿童除了容易患过敏性湿疹外,还可能对其他物质过敏。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加重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七、预防
1.饮食方面: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成分,可增强小儿的免疫力,降低过敏的发生几率。添加辅食时,应遵循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密切观察小儿的反应。
2.生活环境: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定期清洗床单、被罩、窗帘等,减少尘螨的滋生。避免让小儿接触毛绒玩具、宠物等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
3.皮肤护理:选择宽松、柔软、透气的纯棉衣物,避免穿化纤衣物。注意皮肤保湿,洗澡后及时涂抹护肤品。避免过度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