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是什么病 早期症状
骨髓瘤是起源于骨髓浆细胞的恶性肿瘤,正常浆细胞癌变后不受控制增殖,破坏骨髓组织、影响血细胞生成及多系统功能。其早期症状有骨骼疼痛(因癌细胞侵犯骨骼致骨质破坏)、贫血(骨髓瘤细胞抑制造血干细胞及肾功能损害影响促红素生成)、肾功能损害(异常免疫球蛋白轻链沉积等因素所致)、反复感染(免疫系统受抑制)、高钙血症(癌细胞破坏骨骼使骨钙入血)。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症状不典型、耐受性低,应及时就医并选合适方案;儿童患病罕见,要关注对生长发育影响并给予心理支持;有基础疾病者骨髓瘤会加重原有病情,治疗需综合考虑并监测;生活方式不健康者病情进展可能较快,确诊后应改变不良习惯提高抵抗力。
一、骨髓瘤的定义
骨髓瘤是一种起源于骨髓浆细胞的恶性肿瘤,也被称为浆细胞骨髓瘤或多发性骨髓瘤。正常情况下,浆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负责产生抗体来帮助身体抵抗感染。但在骨髓瘤中,浆细胞发生癌变并开始不受控制地增殖,这些异常的浆细胞会在骨髓中积聚,破坏正常的骨髓组织,影响血液细胞的生成,还会产生大量异常的免疫球蛋白,进而影响身体多个系统的功能。
二、骨髓瘤的早期症状
1.骨骼疼痛:这是骨髓瘤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疼痛部位多在背部、胸部或腰部,也可出现在四肢。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刺痛或持续性疼痛,活动或负重时疼痛可能会加剧。骨骼疼痛是由于癌细胞侵犯骨骼,导致骨质破坏和骨质疏松,使得骨骼的强度下降,容易发生骨折。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会逐渐加重且持续时间延长。
2.贫血症状: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这是因为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抑制了正常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此外,骨髓瘤患者还可能出现肾功能损害,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进一步加重贫血。
3.肾功能损害表现: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尿液中泡沫增多、夜尿次数增加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水肿、高血压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肾衰竭。肾功能损害的原因主要是异常的免疫球蛋白轻链在肾脏内沉积,引起肾小管间质损伤,以及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因素对肾脏的损害。
4.反复感染:由于骨髓瘤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感冒、肺炎等)、泌尿系统感染等。感染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可能会逐渐增加,且感染后不易治愈。
5.高钙血症症状:可出现恶心、呕吐、便秘、多尿、口渴等症状。高钙血症是由于骨髓瘤细胞破坏骨骼,导致骨钙释放进入血液,使血钙水平升高。过高的血钙会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多个器官的功能。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患骨髓瘤时,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骨骼疼痛可能被误认为是老年退行性骨病而延误诊断。且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对贫血、感染等耐受性更低,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老年人若出现不明原因的骨骼疼痛、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过度治疗。
2.儿童:儿童患骨髓瘤极为罕见,但如果出现上述类似症状,家长应高度重视。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疾病对其生长发育可能产生较大影响。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对儿童副作用较小的治疗方法。同时,要给予儿童更多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配合治疗。
3.有基础疾病者: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骨髓瘤可能会加重原有疾病的病情。例如,肾功能损害可能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在治疗骨髓瘤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4.生活方式不健康者: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作息不规律的人群,身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患骨髓瘤后病情可能进展较快。这类人群在确诊后,应立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适当增加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更好地耐受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