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高血压急症表现有哪些
六种高血压急症的症状、成因及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脑病(血压急升致脑水肿,儿童等易发病)、颅内出血(脑出血有偏瘫等症状,老年人等风险高)、急性心肌梗死(胸痛持久,冠心病等患者易发病)、急性左心衰竭(呼吸困难、咳粉红痰,老年人等易诱发)、主动脉夹层(胸背剧痛,有相关病史者易出现)、子痫(孕妇晚期或产后抽搐昏迷,有慢性病史孕妇风险高)。
一、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病是一种严重的高血压急症,血压通常急剧升高,舒张压可超过120mmHg。患者会出现严重头痛,多为弥漫性全头痛,程度较为剧烈,还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由于血压突然升高,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机制,导致脑灌注过多,液体渗入脑组织,引起脑水肿。此外,患者可能出现视力障碍,表现为视物模糊、黑矇甚至失明,这是因为眼底血管痉挛或视网膜病变所致。意识障碍也较为常见,可从嗜睡、昏睡逐渐发展至昏迷,还可能伴有烦躁、谵妄等精神症状。儿童、孕妇或产后妇女更易发生高血压脑病,对于有肾脏疾病病史的患者,由于肾脏调节血压功能受损,也增加了发病风险。生活中,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的人群也需格外注意。
二、颅内出血
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时,患者常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随后出现肢体偏瘫、言语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时可迅速陷入昏迷。这是因为血压急剧升高,导致脑内血管破裂出血,压迫周围脑组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则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呈炸裂样,难以忍受,常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较差,发生颅内出血的风险相对较高。有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病史的患者,在血压突然升高时更易发生颅内出血。长期大量吸烟、酗酒的生活方式会加重血管损伤,增加发病几率。
三、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会出现剧烈而持久的胸痛,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可向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放射,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可持续30分钟以上,甚至数小时。还常伴有大汗、恶心、呕吐、濒死感等症状。这是因为血压急剧升高导致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心肌严重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更高。长期久坐、缺乏运动、高脂肪饮食的生活方式会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发病可能性。男性在年轻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几率相对女性较高,但绝经后女性的发病风险逐渐增加。
四、急性左心衰竭
患者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呼吸频率可达3040次/分,伴有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这是由于血压急剧升高,心脏后负荷加重,左心室排血受阻,导致肺淤血、肺水肿。患者还会出现烦躁不安、口唇紫绀、大汗淋漓等症状。老年人心脏功能本身有所减退,更容易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有心肌病、冠心病等心脏病史的患者,心脏储备功能较差,在血压突然升高时更易诱发急性左心衰竭。长期高盐饮食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发病风险。
五、主动脉夹层
患者会突然出现胸背部撕裂样或刀割样剧痛,疼痛剧烈且难以忍受,可向腹部、下肢放射。这是由于血压突然升高,导致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患者还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快而弱等休克表现,但血压可能不降反升。有高血压、马凡综合征等病史的患者容易发生主动脉夹层。年龄较大且有长期高血压病史的人群,血管壁弹性降低,更易出现主动脉内膜撕裂。长期吸烟、大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速血管病变,增加发病几率。
六、子痫
子痫多发生于妊娠晚期或产后2448小时内,患者会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在抽搐前,患者常有头痛、眼花、胸闷、恶心、呕吐等先兆症状。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阶段,主要与孕妇体内的生理变化、血管痉挛等因素有关。对于孕妇来说,定期产检非常重要,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妊娠期高血压。有慢性高血压、肾脏疾病等病史的孕妇,发生子痫的风险相对较高。在孕期,孕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