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压疮的四个原则
预防压疮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定时翻身,合理使用支撑设备,正确放置肢体)、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正确搬运患者,保持床单平整,防止身体下滑)、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清洁皮肤,皮肤保湿,及时处理皮肤问题)、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合理饮食,补充营养制剂,关注特殊人群),同时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预防时需特别注意,如老年人翻身要轻柔,女性经期注意会阴部清洁,鼓励患者戒烟限酒,有病史患者严格遵循预防原则,儿童使用支撑设备和清洁皮肤要小心。
一、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1.定时翻身:定时更换体位是预防压疮最为有效的措施,可减轻组织压力。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每30分钟翻身一次。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使用翻身垫、气垫床等辅助工具,能有效分散身体压力。例如,气垫床可通过不断调整气室的压力,减少身体与床面的接触面积和压力。
2.合理使用支撑设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撑设备,如减压床垫、减压坐垫等。这些设备可以降低骨隆突部位所承受的压力,减少压疮的发生风险。对于坐轮椅的患者,应选择有良好减压性能的坐垫,并每隔15-30分钟变换一次坐姿,以减轻坐骨结节等部位的压力。
3.正确放置肢体:保持肢体的功能位,避免肢体长时间处于不良姿势,减少局部压力。例如,膝关节下可垫软枕,使膝关节微屈,避免腘窝处受压。同时,要注意防止患者身体下滑,以免增加骶尾部的压力。
二、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
1.正确搬运患者:在搬运患者时,要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皮肤受到摩擦力的损伤。多人搬运时要协调一致,将患者抬起移动,减少与床面的摩擦。使用床单协助患者移动时,应将床单提起,避免床单与皮肤之间产生摩擦。
2.保持床单平整:床单应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褶皱、碎屑,以免增加摩擦力。定期检查床单情况,及时更换污染或破损的床单。
3.防止身体下滑:对于半坐卧位的患者,要防止身体下滑产生剪切力。可将床头抬高角度控制在30°以内,在足底部放置软枕,屈髋30°,并将膝关节下垫软枕,以防止身体下滑。
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1.清洁皮肤: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对于大小便失禁、出汗较多的患者,要及时清理排泄物和汗液,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到刺激。清洁皮肤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皮肤。
2.皮肤保湿:清洁皮肤后,可使用温和的护肤品保持皮肤的水分,防止皮肤干燥、皲裂。但要注意避免在皮肤破损处使用护肤品。
3.及时处理皮肤问题:对于皮肤出现的红斑、水疱等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红斑处可使用皮肤保护剂,水疱较小者可让其自行吸收,水疱较大者可在无菌操作下抽出疱内液体,再进行消毒处理。
四、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1.合理饮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热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可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
2.补充营养制剂:对于不能通过饮食满足营养需求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营养制剂,如蛋白粉、维生素制剂等。
3.关注特殊人群:老年人、儿童、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患者,身体营养状况较差,更容易发生压疮。对于这些特殊人群,要更加关注其营养状况,及时调整饮食和营养补充方案。例如,糖尿病患者要在控制血糖的前提下,保证营养均衡;儿童患者要根据其年龄和生长发育需求,提供合适的营养食物。
温馨提示: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预防压疮时需要特别注意。老年人皮肤弹性差、感觉减退,翻身时要更加轻柔,防止皮肤损伤;女性患者可能因生理特点(如经期等)皮肤更敏感,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血液循环,不利于压疮的预防,应鼓励患者戒烟限酒。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病史的患者,皮肤愈合能力较差,一旦发生皮肤破损,更容易发展为压疮,要更加严格地遵循预防原则,密切观察皮肤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儿童皮肤娇嫩,在使用支撑设备和清洁皮肤时要特别小心,避免损伤皮肤,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