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肝炎是什么症状
不同类型肝炎的症状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急性肝炎分黄疸前期(有低热、乏力等症状,持续57天)、黄疸期(发热减退,巩膜等黄染,持续26周)、恢复期(黄疸消退,持续2周至4个月);慢性肝炎分轻度(症状轻,部分无明显症状)、中度(症状体征及检查居轻、重度之间)、重度(症状明显,肝功能损害严重);重型肝炎有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等表现;特殊人群中,儿童症状不典型、病情变化快,孕妇可能影响胎儿,老年人症状重、恢复慢且易有并发症,免疫力低下人群病情复杂、易成重型肝炎,不同人群都需针对性关注和治疗。
一、急性肝炎症状
1.黄疸前期:部分患者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可伴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症状。小儿患者常有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若本身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酗酒,可能症状出现更早且更严重。女性在生理期感染急性肝炎,可能乏力、不适等症状会有所加重。此阶段一般持续57天。
2.黄疸期:发热症状减退,但巩膜、皮肤出现黄染,黄疸逐渐加深,约2周内达高峰。部分患者可有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过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同时肝大,有压痛及叩痛,部分患者有轻度脾大。儿童肝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黄疸可能更明显。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患者,黄疸消退可能相对较慢。此期持续26周。
3.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这一过程持续2周至4个月,平均1个月。年龄较大、身体基础状况差的患者,恢复期可能延长。
二、慢性肝炎症状
1.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欠佳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长期吸烟、缺乏运动的患者,可能更易出现疲劳等不适症状。
2.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可能出现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等体征,还可能有肝脾肿大。患者肝功能反复异常,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波动较大。中年女性患者可能因内分泌变化等因素,症状相对复杂。
3.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等体征,肝功能损害较严重,可出现白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等情况。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病情进展可能更快,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三、重型肝炎症状
1.极度乏力:患者感到严重的全身无力,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甚至卧床不起。
2.严重消化道症状:频繁恶心、呕吐、腹胀,食欲极度减退。
3.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17.1μmol/L或大于正常值10倍。
4.出血倾向: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
5.肝性脑病:表现为性格改变、行为异常、精神错乱、意识障碍等。多见于老年患者或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
6.肝肾综合征:出现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等肾功能损害表现。儿童重型肝炎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往往凶险,预后较差。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患肝炎后症状可能不典型,且病情变化较快。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食欲、尿色等情况。如果孩子出现哭闹不安、不愿进食等表现,应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和治疗方法,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2.孕妇:孕妇患肝炎后,不仅自身病情可能加重,还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早产、流产、胎儿窘迫等情况。孕妇出现肝炎症状后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要加强孕期监测,密切关注胎儿的情况。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肝脏储备功能减退,患肝炎后症状可能较重,恢复较慢,且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家人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保证老人的营养摄入,注意休息。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基础疾病,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4.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患肝炎后病情可能更复杂,更容易发展为重型肝炎。这类人群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提高自身免疫力。在肝炎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