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怎么检查
卵巢肿瘤的检查诊断方法多样,包括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能初步判断肿瘤情况,经腹部或阴道超声适用不同人群;CT可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及转移情况,但辐射大、部分人群禁用;MRI软组织分辨能力强但费用高、部分患者不能做)、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如CA125、HE4等联合检测可辅助诊断,性激素检查有助于功能性卵巢肿瘤诊断)、妇科检查(双合诊和三合诊可触及卵巢情况,未婚女性用肛腹诊,腹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并取组织活检但有创伤和风险)、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是诊断良恶性“金标准”,细针穿刺活检有种植转移风险、多用于不能手术患者),同时针对青春期女性、孕期女性、绝经后女性及有家族性卵巢癌病史等特殊人群有不同的处理和筛查建议。
一、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是卵巢肿瘤常用的检查方法,它能清晰显示卵巢的形态、大小及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结构等。经腹部超声检查需在检查前适量憋尿,使膀胱适度充盈以推开肠道气体干扰;经阴道超声检查则无需憋尿,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更为准确清晰。超声检查可初步判断肿瘤是囊性、实性还是混合性,还能观察有无腹水等情况。对于青春期前女童和老年女性,经腹部超声是更合适的选择,检查时需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减轻其紧张情绪。
2.CT检查:可以更详细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情况。增强CT能通过注射造影剂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血供情况,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CT检查辐射剂量相对较大,对于备孕、怀孕女性应避免使用;对于有碘过敏史的患者,不能进行增强CT检查。
3.MRI检查:软组织分辨能力强,对卵巢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对于一些复杂的卵巢肿瘤,如判断有无包膜侵犯、有无子宫及附件受累等情况,MRI能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不过,MRI检查费用相对较高,检查时间长,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等的患者不能进行此项检查。
二、实验室检查
1.肿瘤标志物检查:常用的有CA125、HE4、AFP、CEA、hCG等。CA125在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中常升高,但在一些非恶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也可能轻度升高,绝经后女性CA125升高更有临床意义。HE4与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卵巢癌诊断的准确性。AFP主要用于卵巢内胚窦瘤的诊断,hCG则对卵巢绒癌有诊断价值。对于有家族性卵巢癌病史的高危人群,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早期发现卵巢肿瘤。
2.性激素检查:测定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性激素水平,对于某些功能性卵巢肿瘤的诊断有帮助。如颗粒细胞瘤可分泌雌激素,导致患者出现月经紊乱、阴道不规则流血等症状,检测性激素水平可辅助诊断。青春期女性性激素水平波动较大,检查结果需结合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
三、妇科检查
1.双合诊和三合诊:医生通过双合诊(一手的两指或一指放入阴道,另一手在腹部配合检查)和三合诊(一手示指放入阴道,中指放入直肠,另一手在腹部配合检查)可触及卵巢的大小、质地、活动度等情况。对于未婚女性,一般不进行阴道检查,可采用肛腹诊。检查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引起患者不适。
2.腹腔镜检查:属于有创检查,可直接观察卵巢肿瘤的外观、大小、部位,还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但腹腔镜检查有一定的创伤性和并发症风险,如出血、感染等。对于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等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不适用。
四、病理检查
1.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是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金标准”。手术方式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肿瘤分期等因素综合决定。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尽量保留生育功能;对于绝经后女性,可考虑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2.细针穿刺活检: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用细针经皮穿刺肿瘤,抽取细胞进行病理检查。但细针穿刺活检有引起肿瘤种植转移的风险,一般不作为首选,多用于不能手术切除且需要明确病理诊断以指导后续治疗的患者。
特殊人群提示:对于青春期女性,发现卵巢肿瘤时需谨慎评估,尽量保留卵巢功能和生育功能;孕期发现卵巢肿瘤,要密切观察肿瘤变化,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手术,以免影响胎儿发育;绝经后女性出现卵巢肿瘤,恶性可能性相对增加,需更积极地进行检查和治疗。有家族性卵巢癌病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做好肿瘤的筛查和预防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