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有哪些症状
风寒感冒的典型症状、不同人群症状特点及注意事项。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多为低热,部分中度发热)、怕冷、无汗、头痛身痛、流清涕、咳嗽,舌苔薄白而润、脉象多浮紧;不同人群中,儿童表达能力有限、体温上升快易惊厥,家长要密切关注体温并及时物理降温;老年人症状重、恢复慢,可能诱发基础病,家人要定期测体温,治疗考虑肝肾功能和基础病;孕妇治疗棘手,尽量非药物治疗,严重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患有基础疾病者感冒会使病情复杂,治疗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密切监测基础病指标,症状不缓解或病情变化需及时就医。
一、典型症状
1.发热:风寒感冒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症状,但体温一般不会过高,多为低热,体温在37.3℃38℃之间。不过,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中度发热,体温达到38.1℃39℃。发热是身体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一种反应,当风寒之邪侵袭人体,人体正气奋起抗争,就可能导致体温升高。
2.怕冷:怕冷是风寒感冒较为突出的症状之一。患者会明显感觉比平时更怕冷,即使添加衣物、盖上厚被子也难以缓解。这是因为风寒之邪束表,卫阳被遏,不能正常温煦肌表所致。
3.无汗:风寒感冒时,由于寒邪束表,毛孔紧闭,汗液无法正常排出。无汗会使得体内的热量和邪气不能通过汗液散发出去,进一步加重身体的不适。
4.头痛身痛:患者常感到头痛,一般为全头部或后头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紧束样痛。同时,还会伴有全身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症状,这是因为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所致。
5.流清涕:患者会流出清水样的鼻涕,量较多。这是由于风寒之邪犯肺,肺开窍于鼻,肺气失宣,津液不能正常布散,从而从鼻腔流出。
6.咳嗽:咳嗽也是风寒感冒常见的症状之一,多为阵发性咳嗽,咳嗽声重,咳痰清稀色白。这是因为风寒之邪侵袭肺脏,肺气上逆而引起咳嗽。
7.舌苔脉象:舌苔薄白而润,这是风寒在表的表现。脉象多浮紧,“浮脉”主表证,提示病邪在肌表;“紧脉”则反映了寒邪束表,气血运行不畅的状态。
二、不同人群症状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风寒感冒时,症状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可能无法准确描述自身的不适,常表现为哭闹不安、食欲减退等。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发热时体温可能上升较快,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而且儿童的呼吸系统较为娇嫩,咳嗽、流涕等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体温变化,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尽量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同时,要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和水分摄入。如果孩子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较弱,患风寒感冒后症状可能相对较重,恢复也较慢。除了常见的发热、怕冷等症状外,还可能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发作或加重,如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老年人可能对体温升高的反应不敏感,即使体温较高也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因此,家人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定期测量体温。在治疗风寒感冒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和基础疾病情况,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同时,要注意给老年人保暖,保证营养均衡,促进身体恢复。
3.孕妇:孕妇在孕期身体处于特殊生理状态,患风寒感冒后症状可能会让孕妇更加不适。由于孕期用药有诸多限制,治疗相对棘手。孕妇可能会担心药物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而不敢用药,从而导致病情拖延。孕妇患风寒感冒时,除了一般的症状外,还可能会因为身体的负担加重而感到更加乏力。在治疗上,应尽量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多喝水、多休息、适当吃一些具有辛温解表作用的食物,如生姜、葱白等。如果症状严重,需要用药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4.患有基础疾病者:对于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哮喘等的人群,风寒感冒可能会使原有的病情变得更加复杂。例如,糖尿病患者感冒后血糖可能会出现波动,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哮喘患者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这类人群在治疗风寒感冒时,要特别注意药物与基础疾病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相关指标,如血糖、血压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感冒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基础疾病病情出现变化,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