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急症临床表现
高血压急症的症状、体征、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症状包括头痛、眩晕、视力模糊、胸闷心悸、烦躁不安等,体征有血压显著升高、眼底改变、神经系统体征、心脏体征、肾脏损伤体征,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有相关病史人群,在发病特点、治疗及注意事项上各有不同,需区别对待。
一、症状表现
1.头痛:是高血压急症常见症状,疼痛部位多为双侧太阳穴、后枕部,疼痛性质可为搏动性疼痛、胀痛或炸裂样疼痛。头痛程度较为剧烈,可能与血压急剧升高导致颅内血管扩张、颅内压变化有关。不同年龄段对头痛的耐受和表述不同,儿童可能仅表现为哭闹不安,老年人可能因痛觉阈值升高对头痛描述不典型。
2.眩晕:患者常感觉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晃动,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这是由于血压突然升高影响内耳血液循环或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刺激内耳感受器所致。高血压合并颈椎病的患者更易出现眩晕症状,女性在月经期或更年期因激素水平变化,眩晕可能更明显。
3.视力模糊:血压急剧升高可引起视网膜病变,导致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严重时可出现视力丧失。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痉挛、渗出、出血等病变。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急症时,视网膜病变进展可能更快,视力损害更严重。
4.胸闷、心悸:患者自觉心跳加快、心慌,可伴有胸闷、胸痛,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在高血压急症时更易诱发心绞痛发作。
5.烦躁不安:部分患者会出现情绪烦躁、焦虑、易激惹,可能与血压升高导致脑供血异常,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有关。老年人可能因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烦躁不安表现更为突出。
二、体征表现
1.血压显著升高:收缩压常超过180mmHg,舒张压超过120mmHg。不同年龄人群基础血压不同,儿童高血压急症时血压升高的绝对值可能不如成人,但相对值较高。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高盐饮食的人群血压波动较大,更容易出现血压急剧升高。
2.眼底改变:通过眼底镜检查可发现视网膜动脉痉挛、硬化,严重时可见视网膜出血、渗出及视乳头水肿。眼底病变程度与高血压急症的严重程度相关,长期高血压患者眼底病变更为明显。
3.神经系统体征:严重高血压急症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出现意识障碍、抽搐、肢体偏瘫等体征。有脑血管病史的患者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可能遗留严重的后遗症。
4.心脏体征:心脏听诊可闻及心率加快、心律失常,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长期高血压患者可出现左心室肥厚,严重时可发展为心力衰竭,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等体征。
5.肾脏损伤体征:可出现少尿、蛋白尿,严重时可发展为急性肾衰竭。有慢性肾脏疾病病史的患者在高血压急症时肾脏损伤进展更快,肾功能恶化更明显。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高血压急症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可能进展迅速。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自身症状,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饮食、睡眠等情况。若孩子出现头痛、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时应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小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骨骼发育的药物。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各器官储备功能降低,高血压急症时更容易出现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用药时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控制血压时,不宜将血压降得过低、过快,以免引起脑供血不足、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3.孕妇:孕妇高血压急症不仅威胁孕妇自身健康,还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除了有一般高血压急症的症状外,还可能出现蛋白尿、水肿等子痫前期的表现。治疗时需选择对胎儿安全的药物,密切监测胎儿的心率、胎动等情况,必要时需提前终止妊娠。
4.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长期吸烟、酗酒、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的人群,血压控制相对困难,发生高血压急症的风险更高。这类人群在治疗高血压急症的同时,应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减少钠盐摄入,增加体育锻炼,以降低再次发生高血压急症的风险。
5.有相关病史人群:有冠心病、脑血管病、肾脏疾病等病史的患者,高血压急症时更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原发病的情况,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避免因血压波动加重原发病病情。同时,需定期复查相关指标,评估病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