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停育需要做的检查
胎停育检查包括多方面内容:病史及体格检查需详细询问患者年龄、既往孕产史、月经史等病史,进行全身及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涵盖染色体、内分泌、免疫相关、凝血功能检查,以排除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失调、自身免疫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等导致的胎停育;影像学检查有B超和子宫输卵管造影,可观察子宫附件情况、监测胚胎发育、检查输卵管通畅度和子宫形态;特殊检查包括宫腔镜和腹腔镜检查,能发现宫腔和盆腔内病变并可同时治疗。此外,年龄较大女性检查要考虑身体耐受性,慢性疾病患者检查中需密切监测病情,备孕和检查期间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告知医生用药情况,有心理压力者需及时疏导。
一、病史及体格检查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年龄、既往孕产史,如是否有过胎停育、流产、早产、难产等情况;月经史,包括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等;家族史,了解家族中是否有遗传性疾病;生活方式,如是否吸烟、酗酒、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过度劳累等;既往病史,是否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等,以及用药史。年龄较大的女性发生胎停育的风险相对较高,有不良孕产史的患者再次出现胎停育的可能性也会增加。生活方式不健康、患有慢性疾病等因素都可能对胚胎发育产生影响。
2.体格检查:包括全身检查,评估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如身高、体重、血压等;妇科检查,了解子宫、附件的情况,查看是否有子宫畸形、子宫肌瘤、附件肿物等可能影响胚胎着床和发育的异常。
二、实验室检查
1.染色体检查:对夫妻双方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排除染色体异常导致的胎停育。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胎停育的重要原因之一,约占胎停育原因的5%10%。如果夫妻一方或双方存在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可能会遗传给胚胎,导致胚胎发育异常而胎停。
2.内分泌检查:检测性激素六项,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泌乳素(PRL),评估内分泌功能。甲状腺功能检查,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如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等。内分泌失调,如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都可能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黄体功能不全可能导致孕酮分泌不足,无法维持妊娠;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和内分泌环境,对胚胎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3.免疫相关检查:检测抗心磷脂抗体、抗核抗体、狼疮抗凝物等自身抗体。自身免疫异常可能导致母体对胚胎产生免疫攻击,从而引起胎停育。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患者,发生胎停育的风险明显增加。
4.凝血功能检查: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等。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胎盘微血栓形成,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进而影响胚胎的发育。
三、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通过腹部或阴道B超观察子宫和附件的形态、结构,了解子宫内膜厚度、有无子宫肌瘤、子宫畸形等情况。在孕早期,B超可以监测胚胎的发育情况,判断是否有胎芽、胎心搏动等。对于有多次胎停育史的患者,还可以在孕早期进行动态B超监测,观察胚胎的生长速度和发育情况。
2.子宫输卵管造影:主要用于检查输卵管是否通畅以及子宫的形态。如果存在输卵管堵塞或子宫畸形等情况,可能会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
四、特殊检查
1.宫腔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宫腔内的情况,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子宫纵隔等病变,并可在检查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对于怀疑有宫腔病变导致胎停育的患者,宫腔镜检查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2.腹腔镜检查:用于检查盆腔内的情况,如是否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等。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盆腔粘连可能会影响盆腔的微环境和输卵管的功能,对胚胎着床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温馨提示: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性,在进行上述检查时,要充分考虑身体的耐受性。由于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对一些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在检查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风险。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检查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确保检查过程安全。在备孕和检查期间,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接触有害物质。如果正在服用药物,应告知医生,以免药物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对于有心理压力的患者,建议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心理因素也可能对受孕和妊娠产生一定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