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风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产后风湿是产妇在产褥期或产后百日内因多种因素引发以肌肉关节酸麻、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其引起原因包括产后身体虚弱(生理状态改变、过度劳累)、外邪侵袭(风寒湿邪侵袭、涉水感寒等)、情志因素(长期抑郁焦虑)、营养因素(产后营养摄入不均衡)。
一、产后风湿的定义及概述
产后风湿是产妇在产褥期或产后百日内,因机体虚弱、内外空虚,受到风寒湿邪侵袭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引发的以肌肉关节酸麻、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二、引起产后风湿的原因
(一)产后身体虚弱因素
1.生理状态改变
女性产后身体处于相对虚弱状态,全身的筋骨腠理处于疏松开放的状态。此时,若产妇不注意保暖,风寒湿邪容易趁虚而入。例如,产后身体的气血亏虚,正气不足,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风寒湿邪就更容易侵袭机体,导致经络气血阻滞,引发产后风湿。从中医角度来看,产后气血耗伤,腠理不密,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稽留于肌肉、关节等处,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从而出现肌肉关节疼痛等产后风湿的症状。
年龄因素也有一定影响,年轻产妇如果产后不注意身体调养,相对来说更容易出现产后风湿。因为年轻产妇虽然身体机能相对较好,但产后身体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若过早劳累或受风寒,也容易引发病症。而高龄产妇产后身体恢复能力较弱,气血不足更为明显,受到外邪侵袭后更易患上产后风湿。
2.过度劳累
产后产妇需要照顾婴儿等,若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过度劳累,会加重身体的损耗。比如长时间抱婴儿、频繁起身照顾婴儿等,会使肌肉关节处于紧张疲劳状态,且身体在劳累后抵抗力下降,风寒湿邪容易侵入。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过度劳累会影响身体的免疫调节功能,使机体对风寒湿邪的抵御能力降低,进而增加患产后风湿的风险。
(二)外邪侵袭因素
1.风寒湿邪侵袭
居住环境寒冷潮湿是常见的外邪侵袭原因。例如,产妇产后居住在寒冷的房间,或睡在冰冷的床铺,或过早接触冷水等,都可能导致风寒湿邪侵入体内。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后,会阻滞经络气血,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使肌肉关节失去气血的濡养,从而出现疼痛、酸麻等产后风湿的症状。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产妇,产后风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居住环境温暖干燥的产妇。
季节因素也有影响,在寒冷的季节产后,若保暖措施不当,更容易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比如冬季产后,室内外温度较低,产妇若没有做好保暖,风寒之邪容易通过肌肤毛孔侵入体内,引发产后风湿。
2.涉水感寒等情况
产后过早涉水,如产后不久就接触冷水、过早洗澡且未注意保暖等,也可能导致寒湿之邪侵袭。例如,产后身体虚弱,皮肤腠理疏松,此时接触冷水,寒湿之邪容易通过皮肤进入体内,留滞于关节、肌肉等部位,引起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产后风湿的发生。
(三)情志因素
1.长期抑郁焦虑
产后产妇由于角色转变、照顾婴儿的压力等因素,容易出现长期抑郁、焦虑的情绪。中医认为,情志不舒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气血的运行。气血运行不畅则会使机体的抵御外邪能力下降,同时也会使经络气血阻滞,增加产后风湿的发病几率。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长期的不良情绪会影响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使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更容易受到外邪侵袭而引发相关病症。例如,长期抑郁的产妇,身体的免疫功能可能会受到抑制,风寒湿邪更容易乘虚而入,导致产后风湿的发生。
对于性格较为内向、心理调适能力较差的产妇,在产后更容易出现情志方面的问题,从而增加患产后风湿的风险。而性格开朗、心理调适能力强的产妇相对来说受情志因素影响较小。
(四)营养因素
1.产后营养摄入不均衡
产后产妇需要充足的营养来促进身体恢复和乳汁分泌。如果产妇产后营养摄入不均衡,缺乏某些重要的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例如,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身体的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外邪侵袭;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钙的吸收,导致骨骼等方面的问题,间接影响肌肉关节的健康,从而增加产后风湿的发病可能性。研究显示,产后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均衡的产妇,患产后风湿的概率比营养摄入均衡的产妇要高。
不同年龄的产妇对营养的需求有所不同,年轻产妇可能更注重身材恢复而过度节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高龄产妇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能力降低,若不注意合理补充营养,也容易出现营养不均衡的情况,进而增加产后风湿的发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