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的症状是什么
骨髓瘤会引发骨骼、贫血、感染、肾脏等多方面症状。骨骼方面有骨痛(约70%80%患者出现,程度可轻可重且随病情进展加重,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和病理性骨折(常见于胸腰椎、肋骨等部位,长期不良生活方式者更易发生);贫血方面有疲劳乏力(因骨髓瘤抑制正常造血致氧气运输能力下降)和面色苍白(因血红蛋白减少);感染方面有发热(免疫功能受影响易感染,基础病史患者更易且难控制,老年患者风险高)和反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所致,儿童及不良生活方式者更易);肾脏方面有肾功能损害表现(出现蛋白尿、水肿等,基础病史患者损害更重,老年患者更易出现明显损害)和尿量异常(可表现为减少或增多,女性特殊时期可能影响尿量异常判断)。
一、骨骼相关症状
(一)骨痛
骨髓瘤细胞会侵犯骨骼,导致骨痛较为常见。多表现为腰骶部、胸廓、肋骨等部位的疼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逐渐加重。在一些研究中发现,约70%80%的患者会出现骨痛症状,疼痛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如行走、翻身等,尤其在活动或负重时疼痛可能更明显。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骨痛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老年患者可能本身存在一些骨质疏松等基础问题,骨髓瘤导致的骨痛可能会使其原有症状加重;而年轻患者出现骨痛时也应高度警惕骨髓瘤的可能。
(二)病理性骨折
由于骨髓瘤细胞破坏骨质,使得骨骼强度下降,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常见于胸腰椎、肋骨等部位。一旦发生病理性骨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胸腰椎骨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驼背、活动受限等情况。不同性别患者发生病理性骨折的概率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等)的患者,其骨骼本身的质量可能较差,更容易在骨髓瘤的影响下发生病理性骨折。
二、贫血相关症状
(一)疲劳乏力
骨髓瘤患者常伴有贫血,这是因为骨髓瘤细胞会抑制正常造血功能。贫血会导致氧气运输能力下降,患者会出现疲劳乏力的症状,感觉身体虚弱,活动耐力明显降低。无论是年轻还是老年患者,贫血引起的疲劳乏力都会对其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原本活动量就较少,贫血会进一步加重其行动不便等问题。在生活方式方面,本身有营养不良等情况的患者,贫血可能会更为严重,进而加重疲劳乏力的表现。
(二)面色苍白
由于血红蛋白减少,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的表现。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可以初步判断贫血的大致情况,面色苍白在皮肤较白的患者身上可能更为明显。对于不同性别患者,面色苍白的表现差异不大,但如果女性患者同时伴有月经过多等情况,可能会加重贫血程度,从而使面色苍白更为显著。
三、感染相关症状
(一)发热
骨髓瘤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发生感染,进而出现发热症状。感染可以发生在多个部位,如呼吸道、泌尿系统等。发热的程度可高可低,低则为低热,高则可达高热。对于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等)的患者,由于其自身抵抗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感染并出现发热,而且感染可能更难控制。不同年龄的患者对感染的易感性不同,老年患者免疫功能本身有所下降,发生感染并发热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反复感染
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会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例如呼吸道反复发生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骨髓瘤影响下更容易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预防感染的发生。而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如不注意个人卫生等)的患者,也会增加反复感染的几率。
四、肾脏相关症状
(一)肾功能损害表现
骨髓瘤细胞分泌的某些物质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早期可能仅有轻微的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肾功能不全,表现为血肌酐升高等。对于有高血压等基础病史的患者,肾脏损害可能会更为严重,因为高血压本身就会对肾脏血管造成损伤,再加上骨髓瘤的影响,会加速肾功能的恶化。不同年龄的患者,肾脏对骨髓瘤相关损害的耐受程度不同,老年患者本身肾脏功能可能有所减退,更容易出现明显的肾功能损害表现。
(二)尿量异常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尿量减少或增多等异常情况。尿量减少可能是由于肾功能损害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原因引起;尿量增多可能与肾小管功能受损等因素有关。对于不同性别患者,尿量异常的表现差异不明显,但如果是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可能会影响对尿量异常的判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来分析尿量异常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