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症状有哪些
多发性骨髓瘤可引发骨骼、贫血、感染、肾功能损害等多方面症状。骨骼方面有骨痛(常见于腰骶部等,机制与骨髓瘤细胞破坏骨组织等有关)、病理性骨折(轻微外力可致,不同年龄影响不同);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因造血受抑,还伴乏力气短等);感染时易发热(免疫低下致,反复感染加重病情);肾功能损害有蛋白尿(异常蛋白滤过致)、肾功能不全(出现水肿、尿量减少等,影响代谢及加重全身症状,不同年龄影响各异)。
一、骨骼相关症状
(一)骨痛
1.常见部位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痛较为常见,多发生于腰骶部,其次为胸廓、四肢骨骼等。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部分患者疼痛较为剧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从年龄因素来看,老年患者可能由于本身骨骼基础状况较差,更容易受到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变的影响而出现骨痛;从生活方式角度,长期不良姿势等可能会加重骨痛的不适感。
其发生机制主要与骨髓瘤细胞浸润骨骼,破坏骨组织,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破骨细胞激活因子等,导致骨吸收增加有关。破骨细胞激活因子会促进破骨细胞的活性,加速骨的溶解和破坏,从而引起骨痛。
(二)病理性骨折
1.发生情况及影响
由于骨髓瘤细胞对骨骼的破坏,患者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如咳嗽、翻身等情况下就可能发生骨折。例如,脊柱椎体发生骨折时,可能会导致脊柱畸形,如驼背等,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患者由于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发生病理性骨折后对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更为显著;老年患者本身骨骼强度下降,发生病理性骨折后恢复相对困难,且容易引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二、贫血相关症状
(一)面色苍白
1.表现及原因
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的表现,这是由于多发性骨髓瘤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红细胞生成减少。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占据骨髓空间,排挤正常的造血干细胞,使得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生成均受到影响。从性别角度,女性患者可能由于本身生理特点,在贫血状态下更容易出现面色苍白相关的不适感觉,如头晕等;从生活方式看,长期劳累等可能会加重面色苍白带来的乏力等症状。
贫血还会导致患者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除了面色苍白外,还会出现乏力、气短等症状。患者活动耐力明显下降,稍微活动就会感到气喘吁吁、全身无力。
三、感染相关症状
(一)发热
1.发热特点及机制
患者容易发生感染,从而出现发热症状。感染部位多样,常见的有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发热可为低热,也可为高热。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正常的白细胞生成受到影响,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下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的骨髓瘤细胞会分泌一些物质抑制正常免疫细胞的功能,使得患者容易遭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后发热可能更为频繁且症状相对更重;老年患者免疫功能衰退,感染后发热可能持续时间较长,且容易引发更严重的感染并发症。
(二)反复感染
1.感染反复的原因及影响
由于免疫功能长期处于低下状态,患者会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例如,呼吸道反复发生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反复感染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导致患者体质逐渐下降,加重贫血等症状,形成恶性循环。在生活方式方面,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可能会增加反复感染的风险;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合并多发性骨髓瘤后,感染的风险和反复程度可能会更高。
四、肾功能损害相关症状
(一)蛋白尿
1.蛋白尿的表现及检测意义
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通过尿常规等检查可发现尿中蛋白含量升高。蛋白尿的出现是由于骨髓瘤细胞分泌的异常蛋白从肾脏滤过,超过了肾脏的重吸收能力。从年龄因素考虑,老年患者肾脏功能本身有所减退,出现蛋白尿后肾功能损害可能进展相对更快;从病史角度,如果患者本身有慢性肾脏疾病病史,合并多发性骨髓瘤后,蛋白尿等肾功能损害相关症状可能会更严重。
(二)肾功能不全相关表现
1.表现及危害
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相关表现,如水肿,多从眼睑、下肢等部位开始出现水肿,逐渐加重可波及全身。还可能出现尿量减少等情况。肾功能不全进一步发展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废物排泄,导致体内毒素积聚,加重患者的全身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患者肾功能不全后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更为关键,可能会影响身高、智力等发育;老年患者肾功能不全后会加速机体的衰老进程,引发多种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