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的症状有哪些
骨髓瘤会引发骨骼、贫血、感染、肾功能损害等多方面症状。骨骼方面有骨痛(约70%80%患者出现,影响日常活动,不同人群有差异)和病理性骨折(常见部位及不同人群风险不同);贫血会致乏力(常见且可能加重,不同人群表现有别)和面色苍白(可通过面色初步提示,不同人群观察有差异);感染会出现发热(程度不一,不同人群风险有别)和反复感染(不同人群影响不同);肾功能损害会有蛋白尿(不同人群排查情况不同)和水肿(不同人群发生风险及表现不同)。
一、骨骼相关症状
(一)骨痛
骨髓瘤细胞会侵犯骨骼,导致骨痛较为常见。多表现为腰骶部、胸廓等部位的疼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活动时可能加重。研究显示,约70%80%的患者会出现骨痛症状,疼痛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骨痛的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儿童患者相对较少见骨髓瘤,若出现骨痛需高度警惕。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骨质疏松等因素可能会增加骨骼相关疾病的风险,若本身患有骨髓瘤,骨痛可能会更加明显。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吸烟等可能会加重骨骼的损害,进而使骨痛症状更突出。有骨髓瘤病史的患者骨痛可能会复发或持续存在。
(二)病理性骨折
由于骨髓瘤细胞破坏骨质,骨骼强度下降,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常见于肋骨、脊柱等部位。一旦发生病理性骨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功能,如脊柱骨折可能导致截瘫等严重后果。对于老年患者,本身骨骼质量较差,发生病理性骨折的风险更高;儿童患者发生病理性骨折相对罕见,但一旦发生后果也较为严重。女性患者若合并骨质疏松等情况,发生病理性骨折的风险也会增加。
二、贫血相关症状
(一)乏力
骨髓瘤患者常出现贫血,由于血红蛋白减少,携氧能力下降,组织器官供氧不足,患者会感到乏力。这种乏力感较为常见,且可能会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耐力。不同年龄的患者乏力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患者贫血相对少见,若出现乏力需排查骨髓瘤等疾病。女性患者在月经等生理因素影响下可能本身就有贫血倾向,若合并骨髓瘤,乏力症状可能更明显。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营养不良等可能会加重贫血相关的乏力症状。有骨髓瘤病史的患者若贫血未得到有效控制,乏力会持续存在。
(二)面色苍白
贫血时,面色会呈现苍白的表现,这是由于血红蛋白减少,皮肤黏膜供血不足所致。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可以初步提示贫血情况,但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对于儿童患者,面色苍白可能更容易被家长发现;老年患者由于皮肤本身的变化,面色苍白可能不太容易被察觉,但仍需关注。女性患者在孕期等特殊时期若出现面色苍白需警惕是否合并骨髓瘤等疾病。
三、感染相关症状
(一)发热
骨髓瘤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容易发生感染,从而出现发热症状。感染可发生在多个部位,如呼吸道、泌尿系统等。发热的程度可轻可重,有的患者可能为低热,有的则可能为高热。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感染相关发热的表现无特殊差异,但儿童患者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发生感染发热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女性患者在经期等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时,更容易发生感染发热。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等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增加感染发热的风险。有骨髓瘤病史的患者免疫功能持续受到影响,更容易反复出现感染发热。
(二)反复感染
由于免疫功能缺陷,骨髓瘤患者会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除了发热外,还可能伴有呼吸道感染的咳嗽、咳痰,泌尿系统感染的尿频、尿急等症状。儿童患者反复感染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老年患者反复感染会加重身体的消耗,影响健康状况。女性患者由于生理结构等因素,泌尿系统感染相对常见,若合并骨髓瘤,反复感染的风险更高。
四、肾功能损害相关症状
(一)蛋白尿
骨髓瘤细胞产生的异常蛋白会影响肾脏功能,导致蛋白尿。通过尿常规等检查可发现尿中蛋白含量增加。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蛋白尿的表现无明显特殊,但儿童患者出现蛋白尿需排查包括骨髓瘤在内的多种肾脏相关疾病。女性患者若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可能会影响蛋白尿的检测结果判断,需综合分析。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等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进而影响蛋白尿的情况。有骨髓瘤病史的患者需定期监测蛋白尿情况,以评估肾功能。
(二)水肿
肾功能损害时,水钠潴留可导致水肿,常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水肿的程度因人而异,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肢体活动等。老年患者由于肾功能本身可能逐渐减退,发生水肿的风险较高;儿童患者出现水肿需重视,排查病因。女性患者在月经前期等可能会出现生理性水肿,需注意与病理性水肿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