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炎的早期症状
血管炎早期有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包括全身不适、乏力、发热、体重下降等,发热可低热或高热、波动不定,还有乏力与体重下降;局部症状有皮肤表现(皮疹、皮肤溃疡)、肌肉骨骼症状(关节疼痛、肌肉酸痛)、肾脏相关症状(蛋白尿、血尿)、肺部相关症状(咳嗽、咳痰等);不同类型血管炎早期症状有差异,如过敏性紫癜有皮肤紫癜伴腹痛等,巨细胞动脉炎有头痛等,韦格纳肉芽肿有上呼吸道和肺部等症状,结节性多动脉炎有全身症状及相应器官症状,因早期症状多样且无特异性,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早期诊断治疗。
一、全身症状
血管炎早期可能出现全身不适、乏力、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这些全身症状往往没有特异性,容易被忽视,但却是血管炎早期常见的表现。例如,一些自身免疫性血管炎患者,在疾病早期常先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然后才逐渐出现局部的血管相关症状。对于有长期不明原因发热、体重下降且排除了常见感染性疾病的人群,需警惕血管炎的可能。
(一)发热情况
发热可为低热或高热,体温波动不定。不同类型的血管炎发热特点可能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早期发热是比较常见的全身表现。比如在贝赫切特综合征早期,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发热的情况,体温可在37.5℃39℃之间波动。
(二)乏力与体重下降
患者会感觉全身乏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同时,体重会逐渐减轻,这是因为机体处于慢性炎症状态,代谢加快,消耗增加,而摄入相对不足导致的。例如,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乏力感,且体重在数周内可下降510公斤左右。
二、局部症状
(一)皮肤表现
1.皮疹:可出现多种皮疹,如紫癜、红斑、结节等。紫癜较为常见,表现为皮肤出现小的紫红色斑点,压之不褪色,多分布于下肢等部位。这是因为血管炎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出到皮肤组织中形成。例如,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炎,早期皮肤紫癜是其典型表现之一。
2.皮肤溃疡:部分血管炎患者早期可能出现皮肤溃疡,好发于下肢等血液循环相对较差的部位。由于血管炎症影响了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和营养代谢,导致皮肤组织坏死形成溃疡。比如在白塞病早期,部分患者会出现下肢皮肤的溃疡。
(二)肌肉骨骼症状
1.关节疼痛:关节疼痛是血管炎常见的局部症状之一,可累及多个关节,呈游走性或固定性疼痛。疼痛程度不一,有的较轻,有的较为剧烈。例如,巨细胞动脉炎患者早期常出现颞部、头部、肩部等部位的关节或肌肉疼痛。其机制可能与血管炎症累及周围关节的血管,导致关节缺血、缺氧有关。
2.肌肉酸痛:患者可感到肌肉酸痛,尤其是在活动后加重。这是因为血管炎影响了肌肉的血液供应,导致肌肉组织缺血、缺氧,代谢产物堆积引起酸痛。比如在结节性多动脉炎早期,部分患者会出现四肢肌肉的酸痛。
(三)肾脏相关症状
部分血管炎可累及肾脏,早期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等表现。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多,通过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蛋白阳性;血尿则是尿液中红细胞增多,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例如,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早期就常出现肾脏受累的表现,出现蛋白尿、血尿等情况,这是由于血管炎导致肾小球等肾脏结构的血管受损,影响了肾脏的滤过功能。
(四)肺部相关症状
一些血管炎可累及肺部,早期可能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如果血管炎累及肺部血管,导致肺部组织缺血、炎症反应等,就会引起咳嗽,可伴有少量咳痰。例如,韦格纳肉芽肿早期可能出现咳嗽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咯血等表现,这是因为肺部血管受累后,血管破裂等原因导致咯血。
三、不同类型血管炎早期症状的差异
(一)过敏性紫癜
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早期皮肤紫癜是突出表现,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对称分布,同时可伴有腹痛、关节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等肾脏受累表现。
(二)巨细胞动脉炎
多见于老年人,早期主要表现为头痛,尤其是颞部头痛,可伴有视力模糊、咀嚼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三)韦格纳肉芽肿
早期可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鼻出血等,同时可伴有咳嗽、咯血等肺部症状,以及蛋白尿、血尿等肾脏受累表现。
(四)结节性多动脉炎
早期可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同时可累及多个器官的血管,出现相应器官的症状,如腹痛(累及胃肠道血管)、肌肉酸痛(累及肌肉血管)等。
总之,血管炎早期症状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当出现上述相关症状时,尤其是多种症状同时出现或持续不缓解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血管造影等,以明确是否患有血管炎,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