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与子宫粘连是怎么回事
胎盘与子宫粘连是胎盘植入的一种类型,指胎盘绒毛仅穿入子宫壁表层,致使胎盘不能正常剥离。其原因包括子宫内膜损伤、子宫手术史、子宫内膜炎、胎盘附着异常。临床表现为胎儿娩出后胎盘不能如期剥离及阴道出血。诊断方法有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产后检查。治疗措施分保守治疗(用促进子宫收缩药物并密切观察)和手术治疗(徒手剥离胎盘、清宫术等,严重时考虑子宫切除术)。特殊人群如高龄产妇、有多次宫腔操作史女性、患有子宫内膜炎女性、剖宫产再次妊娠女性,各有相应注意事项,需加强产检、孕前评估治疗等以保障母婴安全。
一、胎盘与子宫粘连的定义
胎盘与子宫粘连指的是胎盘绒毛仅穿入子宫壁表层,是胎盘植入的一种类型,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胎盘会在一定时间内自然剥离排出体外,但当胎盘与子宫发生粘连时,胎盘不能正常剥离,可能部分或全部附着于子宫壁上。
二、胎盘与子宫粘连的原因
1.子宫内膜损伤:多次进行人工流产、刮宫、剖宫产等宫腔操作,会使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再次怀孕时,胎盘为了获取足够的营养,会扎根更深,从而增加与子宫粘连的风险。年龄较大且有多次宫腔操作史的女性,其子宫内膜修复能力下降,发生粘连的可能性更高。
2.子宫手术史: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等子宫手术会在子宫上留下瘢痕,这些瘢痕处的子宫内膜和肌层结构发生改变,胎盘容易在此处粘连。有剖宫产史的女性,再次妊娠时胎盘粘连的几率明显升高。
3.子宫内膜炎: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子宫内膜炎,炎症会破坏子宫内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胎盘与子宫壁之间的正常界面受到影响,导致胎盘粘连。生活中不注意个人卫生、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患子宫内膜炎的风险增加,进而增加胎盘粘连的可能性。
4.胎盘附着异常: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子宫角部等位置,这些部位的子宫内膜较薄,血供相对较差,胎盘为了摄取足够营养,会更紧密地附着在子宫壁上,容易发生粘连。
三、胎盘与子宫粘连的临床表现
1.胎儿娩出后胎盘不能如期剥离: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内胎盘会自然娩出,如果超过30分钟胎盘仍未娩出,应考虑胎盘粘连的可能。
2.阴道出血:胎盘粘连可能导致胎盘部分剥离,引起子宫收缩不良,从而出现阴道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如果出血量大且不能及时控制,可能会导致产妇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四、胎盘与子宫粘连的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在孕期,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胎盘的位置、形态以及与子宫壁的关系,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胎盘粘连的可能。不过,超声诊断胎盘粘连的准确性有限,尤其是在孕早期和中期。
2.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情况,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有助于判断胎盘粘连的程度和范围,但其费用较高,且检查时间较长。
3.产后检查:胎儿娩出后,如果胎盘不能自然剥离,医生通过徒手探查子宫腔,可感觉到胎盘与子宫壁之间有粘连,从而明确诊断。
五、胎盘与子宫粘连的治疗措施
1.保守治疗:对于粘连较轻、出血量不多的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通过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如缩宫素等,帮助子宫收缩,促进胎盘剥离和排出。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阴道出血量等情况。在保守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休息和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以促进身体恢复。
2.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出血量较大,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徒手剥离胎盘、清宫术等。对于严重的胎盘粘连,可能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术,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一般是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法控制出血,危及产妇生命时才会考虑。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遵医嘱按时复查。
六、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高龄产妇:高龄产妇本身身体机能下降,子宫内膜修复能力减弱,发生胎盘粘连的风险较高。在孕期要加强产检,密切关注胎盘情况。分娩时,应选择有经验的医疗机构和医生,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产后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促进身体恢复。
2.有多次宫腔操作史的女性:这类女性再次怀孕前应进行全面的孕前检查,评估子宫内膜的情况。如果存在子宫内膜损伤或炎症,应先进行治疗,待子宫内膜恢复良好后再怀孕。孕期要更加注意产检,分娩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以便医生做好应对准备。
3.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女性:在怀孕前应积极治疗子宫内膜炎,治愈后再怀孕。孕期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4.剖宫产再次妊娠的女性:在孕期要通过超声等检查密切监测胎盘的位置和与子宫瘢痕的关系。如果发现胎盘粘连的迹象,应提前做好分娩计划,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和时间,以降低分娩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