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监测不合格什么原因
胎心监测不合格可能由胎儿方面、孕妇方面、监测仪器及操作方面的因素引起。胎儿方面包括自身状况异常(如心率、活动异常)、缺氧(胎盘功能异常、脐带因素);孕妇方面有自身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用药或不良生活方式影响;监测仪器及操作方面有仪器故障、操作不当(监测时间不合适、体位不正确)。
一、胎儿方面因素
1.胎儿自身状况
胎儿心率异常:正常胎心率为110160次/分钟。若胎儿存在心律失常等情况,会导致胎心监测不合格。例如,某些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的胎儿,其心脏电活动异常,使得胎心率偏离正常范围,从而在胎心监测时表现为不合格。
胎儿活动过少或过多:胎儿在子宫内的正常活动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胎心状态。如果胎儿处于睡眠周期,活动过少,可能导致胎心监测时图形不典型;而胎儿过度活动,如因缺氧等原因出现躁动,也可能使胎心监测结果异常。一般来说,胎儿每小时的胎动次数应在35次以上,若长时间胎动过少或过多,都可能影响胎心监测结果。对于孕晚期的胎儿,由于子宫空间相对有限,活动过多可能会使胎心监测曲线出现频繁波动等异常情况。
2.胎儿缺氧
胎盘功能异常:胎盘是胎儿获取营养和氧气的重要器官。如胎盘早剥、胎盘老化等情况会影响胎盘的气体交换功能,导致胎儿缺氧。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这会使胎儿突然缺氧,胎心监测可表现为胎心减速等异常。胎盘老化通常发生在妊娠晚期,胎盘的绒毛血管床减少,间质纤维化增加,导致胎盘功能减退,胎儿供氧不足,进而影响胎心监测结果。
脐带因素: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纽带,若发生脐带绕颈、脐带扭转、脐带脱垂等情况会影响胎儿的血供。脐带绕颈较为常见,轻度绕颈一般对胎儿影响不大,但如果绕颈过紧,会压迫脐带,阻碍胎儿血液循环,导致胎儿缺氧,胎心监测可出现变异减速等情况。脐带扭转会使脐带血管受压,血流受阻,胎儿缺氧,胎心监测表现为胎心异常。脐带脱垂时,脐带脱出于宫颈口外甚至阴道外,会直接影响胎儿的血氧供应,胎心监测会迅速出现严重异常。
二、孕妇方面因素
1.孕妇自身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全身小动脉痉挛,影响胎盘的血液灌注。例如,孕妇血压升高时,子宫胎盘血流灌注减少,胎儿可能处于慢性缺氧状态,从而导致胎心监测不合格。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还可能引起胎盘血管病变,进一步影响胎儿的氧供,使胎心监测出现异常的胎心曲线,如晚期减速等。
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及胎心情况。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孕妇代谢率增高,可能导致胎儿心率增快等情况;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孕妇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胎儿的代谢及生长发育受影响,也可能出现胎心监测异常。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可能受到一定影响,进而影响胎心的正常节律。
2.孕妇用药或其他刺激
孕妇用药影响:某些孕妇服用的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例如,孕妇使用某些镇静类药物,可能会抑制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胎儿活动减少,胎心监测图形不典型。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仅提及药物可能产生的影响,具体药物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且严禁涉及具体的药物服用指导。
孕妇不良生活方式:孕妇过度劳累、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影响胎心监测结果。过度劳累会使孕妇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导致血管收缩,减少胎盘的血流,胎儿缺氧;饮酒则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干扰胎心的正常节律。例如,长期吸烟的孕妇,其胎儿发生宫内缺氧的风险增加,胎心监测不合格的概率也会相应提高。
三、监测仪器及操作因素
1.监测仪器故障
胎心监测仪出现故障时,可能无法准确记录胎心情况。例如,监测仪的探头接触不良、电池电量不足、仪器内部电路故障等,都可能导致监测到的胎心数据不准确或无法获取有效胎心信号,从而使胎心监测不合格。如果探头接触不良,可能会出现胎心信号时有时无的情况,影响对胎心曲线的准确判断。
2.监测操作不当
监测时间不合适:胎心监测应选择在合适的时间进行。一般建议在胎动活跃时进行监测,但如果监测时间过早或过晚,可能无法准确反映胎儿在宫内的真实情况。例如,在胎儿睡眠周期进行监测,可能会得到不典型的胎心曲线,导致误判为胎心监测不合格。
监测体位不正确:孕妇监测时的体位也会影响胎心监测结果。如果孕妇采取仰卧位,增大的子宫可能会压迫下腔静脉,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胎盘血流灌注不足,胎儿缺氧,从而使胎心监测不合格。正确的监测体位一般建议采取左侧卧位,以减少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保证胎盘的血液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