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能治疗类风湿病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还有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药物治疗有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等;非药物治疗包括休息与锻炼(急性发作期适当休息,缓解期低强度运动及关节活动度训练)、物理治疗(热敷、冷敷、理疗仪器治疗等);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期、哺乳期患者各有不同的治疗注意事项。
一、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止痛、退热的作用,可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如布洛芬等,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但需注意其可能对胃肠道等有一定不良反应。
2.改善病情抗风湿药:这类药物可以延缓病情进展,防止关节破坏。例如甲氨蝶呤,它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首选用药之一,通过抑制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嘌呤合成受抑,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发挥抗风湿作用;来氟米特也是常用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可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的活性,影响活化淋巴细胞的嘧啶合成。
3.生物制剂:对于病情较严重、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生物制剂有较好的疗效。比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如依那西普等,它能特异性地与肿瘤坏死因子-α结合,阻断其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相互作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白介素-6拮抗剂等也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相关细胞因子来发挥作用。
4.糖皮质激素:在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可起到迅速抗炎、缓解症状的作用,但一般不作为首选长期用药。小剂量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能有效减轻关节炎症和肿胀,但长期大剂量使用会带来较多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感染风险增加、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等。
二、非药物治疗
1.休息与锻炼
休息:在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让关节得到充分的放松,以减轻关节的负担,缓解疼痛等症状。例如,急性发作时应减少患病关节的活动,必要时可使用支架或夹板固定关节,保持关节的功能位。
锻炼:在病情缓解期,适当的关节功能锻炼非常重要。可以进行一些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走等,游泳是一种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比较友好的运动方式,因为在水中关节所受的重力较小,既能锻炼肌肉力量,又能活动关节,减少关节粘连;还可以进行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度训练,如手指的抓握-伸展练习、膝关节的屈伸练习等,有助于维持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力量,但锻炼要适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关节损伤。
2.物理治疗
热敷:可以使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对疼痛的关节进行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关节疼痛和僵硬感。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冷敷:在关节急性炎症期,如出现红肿热痛明显时,可使用冰袋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015分钟,每天34次,冷敷可以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和肿胀。不过,冷敷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理疗仪器治疗:如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红外线照射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超声波治疗能够通过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等发挥治疗作用,缓解关节疼痛和僵硬,这些物理治疗方法需要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操作下进行。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在药物选择上,应优先考虑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的药物。非药物治疗方面,锻炼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病情适度进行,如适合儿童的轻柔运动游戏等,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因为疾病可能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心理支持。
2.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要警惕对胃肠道和肾脏的影响,因为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和肾功能相对较弱。非药物治疗中,休息和锻炼要根据身体状况调整,锻炼不宜过于剧烈,避免摔倒等意外发生。同时,要定期监测老年患者的关节功能和全身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妊娠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妊娠期用药需要格外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在治疗上,应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必要时可在医生评估后使用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非药物治疗同样重要,休息和适当的锻炼要在保证自身和胎儿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关节受到不良刺激。同时,要加强孕期的监测,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和胎儿的发育情况。
4.哺乳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哺乳期用药也需要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在选择药物时,要咨询医生,选择对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非药物治疗方面,同样要注意休息和适当的锻炼,并且要注意在哺乳前后的个人卫生等,以保障自身和婴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