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症状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心脏瓣膜病会引发多种症状:一是呼吸困难,因心脏泵血功能受损致肺部淤血,早期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后可发展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高龄及有慢性肺部疾病史者症状更明显;二是乏力,因心脏泵血不足,老年人和重体力劳动者受影响大;三是心悸,由心脏节律和传导系统受影响致心律失常引起,年轻人和精神压力大者更敏感;四是咳嗽、咯血,咳嗽因肺淤血刺激,咯血是肺静脉压力升高致血管破裂,老年人和有呼吸道感染史者症状频发;五是水肿,因右心功能不全体循环淤血,先出现于双下肢,长期站立或有肾脏疾病者水肿更严重;六是心绞痛,部分患者尤其是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会出现,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有冠心病病史者风险高;七是晕厥,多发生于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因心排血量急剧减少致脑供血不足,高龄体弱及有脑血管疾病史者易发生意外伤害。针对不同症状,患者需采取相应的注意事项和应对措施。

一、呼吸困难

心脏瓣膜病引发的呼吸困难,多是由于心脏瓣膜功能异常,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损,血液在肺部淤积,使肺的顺应性下降,气体交换功能障碍。早期常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即患者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如爬楼梯、快走等,出现呼吸急促、费力的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在夜间睡眠中突然因憋气而惊醒,被迫坐起,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缓解。严重时会出现端坐呼吸,患者不能平卧,必须保持端坐位才能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年龄较大的患者,心肺功能储备较差,呼吸困难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进展较快。有慢性肺部疾病史的患者,与心脏瓣膜病相互影响,会加重呼吸困难的程度。对于此类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控制体重,以减轻心脏负担。

二、乏力

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乏力症状,主要是因为心脏泵血不足,导致全身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能量代谢受到影响。患者常感到疲倦、四肢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日常活动如穿衣、洗漱等都可能感到吃力。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本身就容易出现乏力症状,心脏瓣膜病会使乏力情况更加严重。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乏力对其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更为显著。患者应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时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进行高强度体力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三、心悸

心悸是患者自觉心跳或心慌,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心脏瓣膜病变会导致心脏的节律和传导系统受到影响,引起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从而出现心悸症状。患者可感觉到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年轻人可能对心悸更为敏感,精神紧张时症状可能会加重。有精神疾病史或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较大状态的患者,可能会将心悸症状放大,产生焦虑情绪。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戒烟戒酒,以减少心悸的发作。

四、咳嗽、咯血

咳嗽多是由于肺淤血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早期可能为干咳,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伴有咳痰。咯血则是由于肺静脉压力升高,导致支气管黏膜下的血管破裂出血。少量咯血表现为痰中带血,大量咯血较为少见,但病情凶险。老年人咳嗽反射较弱,痰液不易咳出,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加重病情。有呼吸道感染病史的患者,咳嗽、咯血症状可能会更频繁发作。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以减轻咳嗽症状。

五、水肿

心脏瓣膜病导致的水肿,主要是因为右心功能不全,体循环淤血,使组织液生成增多而回流减少。水肿通常首先出现在身体的低垂部位,如双下肢,表现为双侧对称性的凹陷性水肿。随着病情加重,水肿可能会蔓延至全身,包括腹部、阴囊等部位。长期站立或久坐的患者,水肿症状可能更为明显。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由于肾脏排水功能本身存在问题,与心脏瓣膜病共同作用,会使水肿情况更加严重。患者应控制钠盐摄入,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休息时可适当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

六、心绞痛

部分心脏瓣膜病患者会出现心绞痛症状,尤其是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由于主动脉瓣狭窄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绞痛。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持续时间一般为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度可能较低,心绞痛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发生心绞痛的风险更高。患者应避免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诱发因素,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七、晕厥

晕厥是心脏瓣膜病较为严重的症状之一,多发生于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主要是由于心脏瓣膜病变导致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引起脑供血不足。患者会突然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可自行恢复。年龄较大、体质较弱的患者,晕厥发作时容易发生跌倒,导致骨折等意外伤害。有脑血管疾病史的患者,晕厥可能会加重脑部损伤。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快速改变体位等,发作频繁时应减少独自活动。

了解疾病
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是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会引起心脏瓣膜以及其附属结构发生解剖异常,引起功能障碍,导致血流动力学发生显著改变,并出现一系列临床不适症状。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脏问题会导致血氧低吗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脏问题一般会导致血氧低。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当心脏出现问题时,如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等,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血液在肺部停留的时间减少,从而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导致血氧饱和度降低。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可能直接影响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例如,先天性心脏病会导致肺血流减少或肺静脉压力升高,从而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效率,也会导致血氧降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有遗传吗?
陈名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一般指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不具有遗传倾向。风心病是一种由风湿炎症反复发作,累及心脏瓣膜的病变,症状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狭窄或者是关闭不全、乏力、心慌、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风心病发病主要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机体营养不足、免疫力低下、抵抗力较弱、长期居住在
得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该怎么办?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得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在急性发病期患者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由于风湿热是因为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导致的,所以一般选择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抑制链球菌感染。针对患者心衰现象,需要进行强心利尿治疗。如果患者符合手术适应症,也可以通过心脏瓣膜修补术、人工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
如何治疗心脏瓣膜病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该多休息,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以防过度劳累,限制钠盐的摄入,减轻心脏负担。 2.药物治疗 出现心衰症状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福辛普利钠片、卡托普利片等药物改善其胸闷、气促的表现。 3.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
窦性心律左心室高电压严重吗
赵鹏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窦性心律左心室高电压是否严重,应根据原因进行判断。 窦性心律是正常的心律,左心室高电压是心电图上的一种表现,通常指心电图中V5、V6导联的R波电压增高,超过一定标准。瘦长体型或心脏位置偏左的人群,可能在没有心脏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左心室高电压,这种情况属于生理现象,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所以不严重。但
心衰肺积水能活多久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衰肺积水患者的存活时间因人而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确切预估。 如果患者原本的心脏疾病非常严重,如广泛的心肌梗死、严重的心脏瓣膜病等,心脏功能极差,那么其预后往往不佳,存活时间可能较短。而对于心脏疾病相对较轻,通过积极治疗能够较好控制病情进展的患者,生存时间可能会相对延长。及时且规范的治疗对于
血压正常会得脑梗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梗一般指脑梗死,血压正常也可能会患上该病。 脑梗死的病因较多,如果患者的血压正常,但是血糖和血脂等常规指标持续偏高,也容易导致脑血管发生粥样硬化或者闭塞,最终诱发脑梗死。另外,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或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可能会发生心源性栓塞,导致脑梗死。 当患者出现疑似脑梗死的症
脑梗是什么引起的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是指脑梗死,脑梗死主要由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闭塞、心源性栓塞等几种原因引起。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大动脉粥样硬化后可导致血栓形成和动脉栓塞,若脑动脉所以发生缺血、缺氧,则会引起脑组织软化、坏死,形成脑梗死。 2、小动脉闭塞 患者因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因引起脑部小动脉玻璃样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可发展
引起脑梗的原因是什么呢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一般指脑梗死,引起脑梗死的原因有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以及小动脉闭塞等。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在长时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出现血管的闭塞,或是原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从而引起脑梗死。 2.心源性栓塞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等
脑梗死有哪些常见诱因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死常见的诱因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1、高血压 患者血压长时间偏高于正常,导致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进而诱发脑梗死。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持续偏高,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速度缓慢。脑部动脉血管血流减慢后,形成血栓,血栓堵塞血管,进而诱发脑梗死。 3、心脏病
心脏瓣膜病做哪些检查
李洪利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如果怀疑有心脏瓣膜病,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可以通过查体检查来对患者进行初步判断。如果医生查体检查时,发现患者有震颤表现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常用检查方式是心脏超声,可以明确看到患者心脏形态、大小,以及心脏瓣膜的解剖结构,以进一步分析。除了以上检查,患者还可以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CT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心脏瓣膜病如何治疗
贡鸣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治疗,具体分为以下两类:第一、内科治疗。在瓣膜病发生时,要找到诱发瓣膜病的病因。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要应用抗生素杀灭血液中的细菌。如瓣膜病引起心衰,这时需要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药物,能够减缓心脏负担,减轻心衰症状。而当出现心律失常以后,要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纠正异常心率。第二、外科治疗。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如果瓣膜
什么是心脏瓣膜病
王振东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是心血管外科常见疾病,主要是指心脏内的四个瓣膜发生病变。心脏主要是由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这四个心腔所组成,四个心腔之间相互交通而产生了四个瓣膜,即由右心房到右心室的三尖瓣,由右心室到肺动脉的肺动脉瓣,从左心房到左心室的二尖瓣和左心室到主动脉的主动脉瓣。四个瓣膜都保证了血液单向流动,其中任何一块瓣膜发生异常,便会破坏单向移动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前准备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手术之前,首先要通过心脏彩超全面评估心脏瓣膜的功能状态,如果是瓣膜狭窄要明确瓣膜狭窄的程度。如果是瓣膜返流或者脱垂,还要明确心脏的收缩以及舒张功能的情况,再做下一步的准备。另外,还应该查明血型鉴定以及病毒筛查血液分析,这些都对手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会有穿刺点的出血、血肿、动静脉瘘以及切口的感染;心律不齐,像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低心排综合症。所以一旦出现这种症状,要及时的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并给予对症治疗,才能更快恢复健康。
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多久复查一次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后,需要三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根据复查的结果调整治疗的方案。心脏瓣膜病是指类风湿因子的轻疾或者老年退行性病,造成瓣膜无法正常开关。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的前往医院,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并给予及时治疗,这样可能使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