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什么病

来源:民福康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血液疾病,因β珠蛋白基因点突变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红细胞缺氧时呈镰刀状阻塞血管。症状有贫血、疼痛危象、感染风险增加和器官损害等,不同人群受影响特点有别,儿童发育易迟缓、成年人病情可能加重、特定生活方式会诱发症状。诊断依靠血液检查、血红蛋白电泳和基因检测。治疗包括支持性治疗、药物治疗和骨髓移植。预防可通过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筛查。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治疗需考虑各自特点,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和剂量调整等。

一、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定义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血液疾病,因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正常的血红蛋白是柔韧的圆盘状,而该病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会在缺氧时变成镰刀状,这种异常形状的红细胞僵硬且黏性增加,容易阻塞血管,影响氧气输送。

二、病因

该病由β珠蛋白基因发生突变引起。正常情况下,β珠蛋白基因指导合成正常的血红蛋白。当该基因发生特定的点突变时,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导致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患者从父母双方各继承一个突变的基因才会发病,如果仅从一方继承突变基因,则为携带者,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可能将突变基因遗传给后代。

三、症状

1.贫血相关症状: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气短等症状。这是由于镰刀状红细胞寿命短,破坏速度快,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氧气运输能力下降,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

2.疼痛危象:这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典型症状之一。异常红细胞阻塞小血管,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疼痛。疼痛部位常见于四肢、腹部、胸部等,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

3.感染风险增加: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加上脾脏功能异常,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如肺炎、中耳炎、尿路感染等。

4.器官损害:长期的血管阻塞和缺血会对身体多个器官造成损害,如心脏、肝脏、肾脏、眼睛等。可能导致心脏扩大、肝功能异常、肾功能衰竭、视力下降等并发症。

四、不同人群特点及影响

1.儿童:儿童患者可能生长发育迟缓,身高和体重增长缓慢。由于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贫血和疼痛危象对其影响更为明显。此外,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染的风险更高,且可能影响智力发育。

2.成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病情可能逐渐加重,器官损害的风险增加。疼痛危象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女性患者在孕期可能面临更高的风险,如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

3.生活方式的影响:吸烟、酗酒、高海拔环境、剧烈运动、压力过大等因素可能诱发疼痛危象发作。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有该病家族史的人群,应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

五、诊断

1.血液检查:通过血常规检查可发现贫血的迹象,如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血涂片检查可观察到镰刀状红细胞,这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2.血红蛋白电泳:该检查可以检测血红蛋白的类型和比例,帮助确定是否存在异常血红蛋白,有助于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及其携带者。

3.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是确诊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金标准。通过检测β珠蛋白基因的突变情况,可以明确诊断,并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六、治疗

1.支持性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包括输血治疗,通过输入正常的红细胞来改善贫血症状;补充叶酸,有助于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疼痛发作时,可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

2.药物治疗:羟基脲是常用的治疗药物,它可以增加胎儿血红蛋白的合成,减少镰刀状红细胞的形成,降低疼痛危象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3.骨髓移植: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骨髓移植是一种可能的根治方法。但骨髓移植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移植物抗宿主病等,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寻找合适的供体。

七、预防

1.遗传咨询:对于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家族史的人群,建议进行遗传咨询,了解遗传风险,评估生育情况。

2.产前诊断:孕妇可在孕期进行产前诊断,如羊水穿刺、绒毛取样等,检测胎儿是否携带突变基因,以便早期采取措施。

3.新生儿筛查:对新生儿进行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患者,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八、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者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剂量调整。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适当活动等尤为重要。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低龄儿童用药需谨慎评估。

2.孕妇:孕妇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和自身的病情变化。治疗方案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预防感染。

3.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患有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应该怎么办
缪扣荣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当被诊断为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时,应采取以下措施: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调整饮食,避免诱因,定期复查,关注身体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理支持。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1.就医治疗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输血和脾切除术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这需要专
贫血性梗死主要发生于什么
缪扣荣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贫血性梗死好发于心、肾、脾等组织结构致密、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实质器官,其梗死原因主要有血管阻塞、血液灌注不足和组织结构致密,主要治疗方法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并治疗梗死引起的并发症。 贫血性梗死主要发生于组织结构比较致密、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实质器官,如心、肾、脾等。 这些器官梗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东西补的最快
缪扣荣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缺铁性贫血最快的补铁方法是饮食补充,可多吃动物肝脏、红肉、鱼类、豆类、绿叶蔬菜等,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避免与茶、咖啡、牛奶等同食。严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剂或其他补铁药物。 1.动物肝脏 动物肝脏富含铁,而且吸收率较高。例如,猪肝、鸡肝等。 2.红肉 牛肉、羊肉、猪肉等红肉也是良好的铁来源
怀孕早期严重贫血对宝宝会有什么影响吗
缪扣荣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怀孕早期严重贫血可能会对宝宝产生不良影响,包括影响胎儿发育、增加胎儿窘迫和出生缺陷风险,还可能影响宝宝免疫系统发育及远期健康。因此,孕妇应及时就医,治疗贫血,并注意饮食均衡,定期产前检查。 1.影响胎儿发育 贫血会导致胎儿缺氧,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可能增加早产、低体重儿或其他出生缺陷的风险。 2
血小板压积偏低
缪扣荣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血小板压积偏低的原因有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体积减小、贫血及其他,具体意义需结合血小板数量、形态等综合判断,孕妇、老年人、长期服药者等的偏低通常为生理性,无特殊不适可不处理,有疑虑可咨询医生。 1.血小板数量减少 血小板数量减少会导致血小板压积偏低。常见的疾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免疫性血
儿童白血病腿疼位置在哪
缪扣荣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儿童白血病腿疼位置不固定,可能涉及膝盖周围、大腿、小腿、臀部、髋关节、上肢、肋骨、脊柱等部位,还可能伴有发热、贫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1.膝盖周围 儿童白血病可能导致膝盖周围的骨骼和关节疼痛。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过度生长,影响了正常的骨骼发育和代谢。 2.大腿或小腿 白血病细胞也可能侵犯大腿
我的血红蛋白偏低,血小板偏高
缪扣荣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血红蛋白偏低以及血小板偏高可能由多种情况引起,比如外伤、缺铁性贫血、白血病等,可采取一般治疗或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一、外伤: 1.当局部遭受外力冲击,正常皮肤及皮下组织受损时,可能导致大量血液流失,此时血小板会出现反应性增多,而由于失血,血红蛋白则会降低。 2.若出血情况严重,应及时就医进行局部消
孕妇血小板低的原因是什么
缪扣荣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孕期血小板偏低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一是妊娠,二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三是脾脏对血小板的阻流。 一、单纯由妊娠导致的血小板偏低:即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这在妊娠期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在妊娠期,孕妇血管容量增加进而导致血液稀释,这是引起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通常这种情况孕妇不会有临床症状,但需要
血小板低吃什么水果
缪扣荣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血小板低的人可适当食用红枣、桂圆、荔枝等水果,以提升血小板数量,但水果只能辅助改善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并注意饮食均衡。 1.红枣 红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有助于提升血小板数量。
血小板不断减少怎么回事
缪扣荣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血小板持续下降通常是由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因素引起。 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疾病:这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导致的免疫性疾病。 2.症状:患者会产生血小板抗体,使体内血小板遭到破坏,从而出现血小板持续下降的情况,还可能导致明显出血。 3.治疗:一般需要及时到医院输血小板
8个月宝宝贫血应该吃什么
缪扣荣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8个月宝宝贫血,可多吃动物肝脏、血、红肉、蛋黄、绿叶蔬菜等补铁食物,还可添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铁吸收。若贫血严重,需在医生指导下补铁剂。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1.动物肝脏 如鸡肝、猪肝等,含有丰富的铁元素,易于被宝宝吸收。可以将肝脏煮熟后,压成泥状喂食。 2.动物血 如猪血、鸭血等,含
血小板压积偏高怎么回事
缪扣荣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血小板压积偏高可能由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白血病引起。 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疾病简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或(和)叶酸导致。 2.症状表现:孕前或孕中缺乏相关营养可能患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和消化道功能紊乱,部分患者会有血小板压积偏高。 3.解决方法: (1)药物
怎么看是不是贫血
缪扣荣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贫血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包括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等,必要时还需进行骨髓穿刺和活检等检查。 1.症状:贫血可能导致疲劳、乏力、气短、心悸、头晕等症状。但这些症状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因此需要进一步检查。 2.体征:医生会检查皮肤、黏膜是否苍白,口唇、指甲床等部位尤其明显。还可能检
贫血吃什么水果最好
缪扣荣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贫血患者适合食用樱桃、龙眼、桑葚、葡萄等水果,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 1.樱桃 樱桃含铁量高,位于各种水果之首。常食樱桃可补充体内对铁元素量的需求,促进血红蛋白再生,既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又可增强体质,健脑益智。 2.龙眼 龙眼肉即桂圆肉,每到夏季就有新鲜的龙眼上市。龙眼含有维生素的A、B,葡萄
贫血注意什么
缪扣荣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贫血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休息、定期就医、避免危险因素,同时遵循医生治疗方案。 1.饮食调整: 多摄入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素的食物,如红肉、禽类、鱼类、蛋类、豆类、绿叶蔬菜等。 避免食用过多的茶、咖啡和某些药物,它们可能会影响铁的吸收。 2.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
长期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缪扣荣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长期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主要包括铁摄入不足、吸收不良、丢失过多及其他因素。 1.铁摄入不足 这是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人体需要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铁来合成血红蛋白,如果长期饮食中铁摄入不足,就会导致缺铁性贫血。例如,长期素食、饮食不均衡、挑食等都可能导致铁摄入不足。 2.铁吸收不良 某些情况下,人体可能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缪扣荣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可能与感染、免疫因素、肝脾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 1.感染: 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EB病毒感染等。 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等。 2.免疫因素: 自身抗体:患者体内可检测到血小板相关抗体,如抗血小板糖蛋白抗体。 免疫复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