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停育(过期流产)如何诊断
胎停育的诊断需综合多方面进行,病史采集包括既往妊娠史、本次妊娠情况、个人生活方式及病史,以了解可能影响胚胎发育的因素;体格检查涵盖一般体格、妇科及产科检查,评估患者整体健康与子宫、胚胎相关情况;实验室检查有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孕酮测定及其他如血常规等检查,辅助判断胚胎发育及排查全身性或免疫因素疾病;影像学检查主要是B超与超声多普勒检查,用于观察妊娠囊、胎芽、胎心及胎儿血流;特殊人群如高龄孕妇、有基础疾病患者、多次胎停育患者需特殊注意,高龄孕妇因其胚胎染色体异常几率高应重点查染色体,有基础疾病患者要关注基础疾病控制情况,多次胎停育患者诊断要更全面并给予心理支持。
一、病史采集
1.既往妊娠史:了解患者既往有无胎停育、自然流产、早产、死胎等不良妊娠史,以及是否进行过相关检查和治疗。例如,多次出现胎停育的患者,可能存在染色体异常、免疫系统疾病等问题,需要重点排查。
2.本次妊娠情况:询问末次月经日期、早孕反应出现的时间及消失情况,有无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比如,原本有明显早孕反应,突然症状减轻或消失,可能提示胎停育;而阴道流血、腹痛是胎停育的常见表现。
3.个人生活方式: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如是否吸烟、酗酒、接触有害物质,工作环境是否有辐射等。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及接触有害物质可能影响胚胎发育,增加胎停育的风险。
4.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患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血压、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例如,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或过多,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增加胎停育的发生几率。
二、体格检查
1.一般体格检查:测量体温、脉搏、血压、体重等,评估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比如,血压过高可能影响胎盘的血液灌注,从而对胚胎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2.妇科检查: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了解子宫大小、形态、质地,以及附件区有无包块、压痛等。胎停育时,子宫大小可能小于相应孕周,质地变软。对于孕周较大的患者,有时可发现子宫形态不规则。
3.产科检查:妊娠中晚期可检查有无胎动、胎心音,若孕周已能检测到胎动,但未感觉到胎动或检查未闻及胎心音,应高度怀疑胎停育。不同孕周的胎动和胎心情况有所不同,需结合具体孕周进行判断。
三、实验室检查
1.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动态监测hCG水平有助于判断胚胎发育情况。正常妊娠时,hCG水平会在怀孕早期快速上升,一般每1.72天翻倍。若hCG上升缓慢或不升反降,可能提示胎停育。例如,怀孕710周时,hCG水平不再继续升高甚至下降,胎停育的可能性较大。
2.孕酮测定:孕酮是维持妊娠的重要激素之一。在孕早期,孕酮水平如果低于一定数值,提示胚胎发育可能不良,有胎停育的风险。但单独孕酮水平检测不能确诊胎停育,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3.其他实验室检查: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等检查,以排除可能导致胎停育的全身性疾病或免疫因素。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需要及时补充甲状腺素进行治疗;自身抗体阳性可能提示免疫系统攻击胚胎,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四、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经腹部B超:妊娠早期可观察子宫内有无妊娠囊、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动。一般怀孕6周左右可见妊娠囊,78周可见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如果怀孕超过8周仍未见胎芽及胎心,胎停育的可能性较大。对于肥胖患者或孕周较小的情况,经腹部B超可能显示不清,需要结合经阴道B超检查。
经阴道B超:比经腹部B超更清晰、更准确,能够较早发现胎停育。可清晰显示妊娠囊的大小、形态、位置,胎芽的大小及有无胎心搏动。尤其对于早孕期诊断胎停育有重要价值,在怀孕5周左右即可发现妊娠囊。
2.超声多普勒检查:主要用于检测胎儿的血流情况。正常情况下,胎儿心血管会有规律的血流信号。如果检测不到胎儿心血管的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异常,如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频谱异常等,提示胎停育的可能。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年龄较大的孕妇(尤其是35岁以上)发生胎停育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高龄孕妇,一旦怀疑胎停育,应更加积极地进行检查和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年龄对诊断准确性的影响。例如,高龄孕妇的卵巢功能下降,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几率增加,在检查时应重点关注染色体方面的检查。
2.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诊断胎停育时,除了常规检查外,还需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影响胚胎发育,需要综合评估血糖水平与胎停育的关系。同时,在进行检查和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患者身体的影响,避免因检查或治疗加重基础疾病。
3.多次胎停育患者:对于多次发生胎停育的患者,诊断过程应更加全面和详细。除了进行常规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外,还需要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生殖道畸形排查、免疫功能检查等,以明确病因,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在诊断过程中,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避免因多次胎停育带来的焦虑和压力影响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