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未闭与房间隔缺损的区别

来源:民福康

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展开介绍,包括两者定义和病理基础,卵圆孔未闭是出生超3岁卵圆孔仍未闭合,因原发隔和继发隔未完全融合;房间隔缺损是原始房间隔发育异常致左右心房留孔隙,分四种类型,继发孔型常见。临床表现上,卵圆孔未闭多无症状,部分有偏头痛等,一般无明显杂音;房间隔缺损症状与缺损大小有关,体征有特定杂音。诊断方法有超声心动图(TTE对大房缺诊断价值高,TEE是诊断卵圆孔未闭“金标准”)、发泡试验、心脏磁共振成像和CT。治疗上,卵圆孔未闭无症状者随访,有症状可封堵;房间隔缺损小者可随访,无法闭合或有症状需治疗,有介入封堵和外科手术修补。特殊人群中,儿童要关注生长发育,小型无症状可复查;孕妇卵圆孔未闭一般无需处理,房缺大且心功能差需加强产检;老年人手术风险高,无症状或轻可保守治疗,严重者评估后选合适方法,同时注意日常护理。

一、定义和病理基础

1.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左右心房之间的一个生理性通道,正常情况下在出生后1年左右会自然闭合。若超过3岁仍未闭合,则称为卵圆孔未闭。它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通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发隔和继发隔未能完全融合导致卵圆孔持续开放。

2.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是指原始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遗留孔隙。根据胚胎发育可分为继发孔型、原发孔型、静脉窦型和冠状静脉窦型四种类型,其中继发孔型最为常见。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差异:卵圆孔未闭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偏头痛、潜水减压病、反常栓塞等表现。反常栓塞可导致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栓塞等严重后果。房间隔缺损的症状与缺损大小有关,小型缺损可无症状,大型缺损患者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心悸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右心衰竭,出现下肢水肿、腹胀等表现。

2.体征差异:卵圆孔未闭一般无明显心脏杂音,部分患者可在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轻柔的收缩期杂音。房间隔缺损患者在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并固定分裂。

三、诊断方法

1.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卵圆孔未闭和房间隔缺损的主要方法。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可初步筛查房间隔的连续性,对较大的房间隔缺损诊断价值较高,但对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敏感性较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是诊断卵圆孔未闭的“金标准”,能清晰显示卵圆孔的形态、大小及有无分流。对于房间隔缺损,TEE也能更准确地评估缺损的部位、大小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2.发泡试验:包括经胸超声心动图发泡试验(c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发泡试验(cTEE),主要用于检测卵圆孔未闭。通过向静脉内注射含有微小气泡的生理盐水,观察气泡在心脏内的流动情况,若在左心房内出现气泡,则提示存在右向左分流,有助于卵圆孔未闭的诊断。

3.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和心脏CT:对于超声心动图诊断不明确或需要进一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患者,可选用CMR或心脏CT检查。它们能提供更详细的心脏解剖结构信息,有助于准确判断房间隔缺损的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四、治疗方案

1.卵圆孔未闭:对于无症状的卵圆孔未闭患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观察即可。对于存在偏头痛、反常栓塞等症状且有明确证据表明与卵圆孔未闭相关的患者,可考虑进行封堵治疗。封堵方法包括介入封堵和外科手术封堵,介入封堵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2.房间隔缺损:小型房间隔缺损有自然闭合的可能,可定期随访观察至学龄前期。对于无法自然闭合的房间隔缺损,或有明显症状、出现心脏扩大及肺动脉高压等情况的患者,需要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有介入封堵和外科手术修补。介入封堵适用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且缺损边缘至冠状静脉窦、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及肺静脉的距离≥5mm,缺损直径≤36mm。外科手术修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房间隔缺损,尤其是合并其他心脏畸形或不适合介入封堵的患者。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时期发现卵圆孔未闭或房间隔缺损,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有无喂养困难、反复呼吸道感染、活动耐力下降等症状。对于小型缺损且无症状的儿童,可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观察缺损是否自然闭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喂养,保证充足的营养,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如需进行手术治疗,应选择经验丰富的医院和医生,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孕妇:孕期发现卵圆孔未闭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通常不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明显影响。但如果孕妇合并房间隔缺损,且缺损较大、心功能较差,可能会增加孕期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孕妇应在孕期加强产检,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和胎儿发育情况。必要时,需由心内科和妇产科医生共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老年人:老年人卵圆孔未闭或房间隔缺损可能因基础疾病较多,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如控制基础疾病、改善心功能等。若症状严重且身体状况允许,可在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感染,遵医嘱按时服药。

了解疾病
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指的是卵圆孔超过1岁而未闭合,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之一。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婴儿房间隔缺损自愈吗
张玉晶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婴儿房间隔缺损有可能会自愈。婴儿房间隔缺损大多数发生在4岁之前,特别是1岁以内。如果属于小型房间隔缺损,一般无需手术干预,可以定期检查复诊观察,通常有15%的自然闭合率。较大的房间隔缺损在成年以后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的潜在风险,应在儿童时期进行修复。外科手术修补疗效确切,但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在排除其他合并畸形,严格掌握指征的
宝宝心脏房间隔缺损长好吗?
郝盼盼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宝宝表现出了心脏的房间隔的缺损,有可能长好,也有可能会保持不变,甚至会更加的剧烈,这都是无法预测的。因此一旦出生后,经过心脏彩超的检查,显示房间隔缺损,平时要注意定期的复查,一般1~3个月进行一次心脏彩超的复查,来了解房间隔缺损的程度是变小了,还是维持现状,甚至是变大的情况,也有可能。经过定期的随诊
孩子心脏房间隔缺损7mm这个情况能自愈吗?
郝盼盼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房间隔缺损7mm属于中度缺损,缺损较大,一般很难自愈,可以打疫苗,但是要在宝宝体征正常,没有感染肺炎、发热的情况下可以接种。治疗建议:这种情况的先天性脏病如果反复感染,喂养困难,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小孩心脏房间隔缺损怎么回事?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房间隔缺损是心脏左右心房中间的隔膜上有漏孔。小孩表现出房间隔缺损,是因为在母亲怀孕期间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房间隔膜部减缓了生长的速度,进而在出生时房间隔膜没有闭合,导致的左右心房中间表现出了缺失缺口。孩子出生以后房间隔还有生长的过程,因此如果缺损很小,有的可以自然愈合,可以暂时观
心脏卵圆孔未闭的危害有哪些?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卵圆孔未闭的孔隙非常小,一般也就3~4毫米,而且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的压力差也不大,卵圆孔未闭造成的血液分流量很小,一般不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患者也没有任何症状。主要的危害可能是矛盾性栓塞,静脉系统的微栓能通过卵圆孔到达左心系统,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脑栓塞,头晕,头痛,偏头痛,有些减压病和卵孔未
小孩房间隔缺损怎么办?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若孩子房间隔缺损比较小,可能会在学龄前逐渐自行闭合,症状不严重者可暂时不必进行治疗。但若孩子房间隔缺损比较大,则应该及时通过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进行修补。若孩子因为房间隔缺损引起心房颤动,可以通过静脉输注或者口服胺碘酮进行纠正。若患儿因为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晕厥,可通过电击或心律调节器进行治疗。平时要加强对
房间隔缺损手术后遗症?
刘虹宏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大、中型的房间隔缺损术后患者可能会在成年后出现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房性心律失常等。房间隔缺损主要通过封堵术治疗,手术成功的情况下一般不会有后遗症出现,如果患者的封堵器选择的尺寸大小不合适或是操作失误等,则会引起上述后遗症,部分患者还会因为封堵器靠近上腔出现上肢肿胀等表现。日常应避免房间隔缺损
宝宝卵圆孔未闭合有什么影响?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卵圆孔未闭对小孩来说是没有多大的影响的,因为在宝宝胎儿状态卵圆孔是未闭合的,到生后会自然的生长成闭合状态。也就是说,所有人生下来都是卵圆孔未闭合状态。如果一直没有闭合,就称为室间隔缺损或者室房间隔缺损,这样的话,依据孔径的大小,位置,可以采取儿童心脏内科介入手术或者是外科手术。理论上,卵圆孔正常闭合
卵圆孔未闭对小孩成长有影响吗?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卵圆孔未闭对孩子是否有影响是需要因人而异的。如果缺损在五毫米以内,一般对胎儿的发育是不会存在太明显影响的。但如果是超过了五毫米,有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但一般多数胎儿在出生以后,到学龄前期,有可能会自行闭合。对于没有自行闭合的,就得要采取手术治疗。
卵圆孔未闭手术危险吗?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卵圆孔未闭手术是存在一定危险的,因为卵圆孔未闭是属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且做手术的时候是在心脏处做手术,所以可能会出现在心脏封堵过程中对于血管的撕裂和损伤等危险。此外,对于外科的开胸手术也存在较大的危险,比如术后感染、出血、心房穿孔以及分流等现象。所以在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症状时,应立
卵圆孔未闭的病因是什么
胡海波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三甲
因为卵圆孔未闭和其它先天性心脏病是一样的,也是属于最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病因主要还是遗传因素加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假如父母都是卵圆孔未闭,可能孩子得卵圆孔未闭的概率就比较高,所以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还有一部分是后天的环境的因素,包括胎儿在母亲的怀孕期间有不良的刺激,比如缺氧、不良药物刺激、不良情绪刺激等。另外,在出生后一些护理方
卵圆孔未闭会引起哪些症状
胡海波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三甲
卵圆孔未闭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在1/4-1/3的正常人群,其中90%的卵圆孔未闭病人可能一辈子都不需要处理,跟正常人一样,没有什么临床表现。但是其中有10%左右的病人可能在成年之后有一些相关的症状,特别是表现为年纪轻轻就得脑梗塞或者有长年偏头痛、头晕眼花等神经系统症状。1.脑梗塞脑梗塞主要表现为身体偏侧麻木、疼痛、视野偏盲、
卵圆孔未闭不做手术有什么影响吗
胡海波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三甲
卵圆孔未闭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最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90%没有症状,不需要去做手术处理,只有不到10%的左右的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出现跟卵圆孔未闭相关的神经系统的症状,包括多发性多次脑梗塞、长期药物治疗无效的偏头痛,包括其它的不能用神经系统原因来解释的一些神经系统症状,比如经常晕倒、晕厥、眼花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才需要去对卵圆孔未闭进行介入
卵圆孔未闭新生儿多吗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卵圆孔未闭的新生儿比较多,但是大多数在三岁内闭合。如果三岁后仍未闭合,则考虑是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目前承认存在卵圆孔未闭合的发生率为25%,在劳累等因素诱发下会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偏头疼等情况,甚至并发血栓性疾病,也可导致晕厥等情况发生。
新生儿卵圆孔未闭正常吗
崔维强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新生儿出现卵圆孔未闭也属于正常情况。新生儿卵圆孔多没有闭合,等到出生一周岁左右时卵圆孔开始闭合,但是如果到三周岁以后卵圆孔还是没有闭合属于异常病理情况。成年人如果卵圆孔未闭会出现心悸、胸闷症状,必要时可以通过中药治疗改善症状。
心脏卵圆孔未闭是什么意思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心脏卵圆孔未闭是卵圆孔在出生后没有完全闭合,从而导致左右心房之间有血流异常,正常卵圆孔在出生之后就会闭合,避免血流从左心房流向右心房,卵圆孔未必属于房间隔缺损一种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和缺损部位面积有关,轻度缺损患者出生后还有痊愈可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