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性血管炎是什么
荨麻疹性血管炎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临床以持续超24小时的风团样皮疹等为特征,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药物、自身免疫疾病等有关。症状包括皮肤风团样损害及瘙痒、疼痛,还可能有关节痛、腹痛、肾脏损害等全身症状。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分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需特殊注意。多数患者积极治疗可控制病情,但部分会复发,出现重要脏器损害可能影响预后,患者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定义
荨麻疹性血管炎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其临床特征主要为风团样皮疹,持续时间较长,常超过24小时,甚至数天不消退,消退后可遗留色素沉着或鳞屑,同时可伴有瘙痒、疼痛等不适,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关节痛、腹痛、肾脏损害等全身症状。
二、病因
目前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但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感染因素方面,如病毒(乙肝病毒、EB病毒等)、细菌(链球菌等)、真菌、寄生虫等感染可能诱发该病。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阿司匹林等可能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导致疾病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患者患荨麻疹性血管炎的风险相对较高。此外,环境因素、恶性肿瘤等也可能与该病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三、症状表现
1.皮肤症状:主要表现为风团样损害,风团大小不等,颜色可为淡红色或暗红色,形状不规则。皮疹持续时间长是其重要特征,不像普通荨麻疹的风团通常在数小时内消退。部分患者在皮疹消退后会有色素沉着,还可能伴有轻度脱屑。瘙痒是常见症状,程度因人而异,也有患者会感到疼痛。
2.全身症状:关节痛较为常见,可累及多个关节,呈游走性,一般为轻度至中度疼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痛,多为隐痛或钝痛,可能与胃肠道血管受累有关。肾脏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严重时可影响肾功能。还可能有发热、乏力、淋巴结肿大等全身表现。
四、诊断
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临床表现上,风团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等特征对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实验室检查方面,常见血沉增快、补体水平降低,特别是C4补体降低较为明显,血清中还可能检测到免疫复合物。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血管周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核尘,这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五、治疗
1.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减少活动,以减轻关节负担。同时,要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在饮食上,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2.药物治疗:症状较轻的患者可先使用抗组胺药物,以减轻瘙痒等症状。病情较重或伴有全身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以控制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也可用于病情顽固或对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此外,还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关节疼痛等症状。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荨麻疹性血管炎相对较少,但一旦患病,治疗需更加谨慎。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用药时要充分考虑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尽量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注意皮肤清洁护理等。低龄儿童应避免使用某些可能有较大副作用的药物。若使用药物治疗,要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严格掌握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因皮疹和不适可能会使儿童产生焦虑等情绪,家长和医护人员需给予更多的安抚和关怀。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在治疗荨麻疹性血管炎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与基础疾病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因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代谢能力相对较弱,更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此外,老年人可能行动不便,在活动和休息安排上要给予更多的协助和指导,避免因活动不当加重关节负担。
3.女性:女性在生理期、孕期和哺乳期身体处于特殊状态。生理期时,由于身体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影响病情,此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孕期女性治疗较为棘手,因为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尽量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通过调整饮食、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等缓解症状。若病情严重必须用药,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哺乳期女性用药时,要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必要时可暂停哺乳,待病情稳定或停药一段时间后再恢复哺乳。
4.有特殊生活方式人群: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过度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不利于病情的恢复。这类人群在患病后要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增加营养摄入,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促进病情的好转。同时,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防止病情加重。
七、预后
多数患者在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病情可以得到控制。部分患者病情可能会反复发作,尤其是在接触诱发因素或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持续存在的情况下。若出现肾脏等重要脏器损害,且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影响预后,导致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后果。因此,患者在治疗后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机体免疫力对预防疾病复发也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