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茎指什么
包茎指包皮口狭小致包皮不能上翻显露阴茎头,分生理性、真性、继发性包茎。对儿童可影响阴茎发育、增加感染风险;对青少年及成年人影响性功能、生殖健康,增加恶变风险。诊断靠体格检查并与包皮过长鉴别。治疗有非手术(手法翻转、药物治疗)和手术(包皮环切术、包皮成形术)。特殊人群中,儿童护理要注意清洁、避免抓挠,做好心理关怀;老年人手术风险高,术后恢复慢需注意伤口护理;患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人群,手术前后要控制病情、加强抗感染及伤口护理。
一、包茎的定义
包茎是指包皮口狭小,使包皮不能上翻显露阴茎头。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新生儿和婴儿的包皮与阴茎头常有上皮粘连,出生后数月内,粘连逐渐被吸收,包皮与阴茎头分离。若到了3岁以后,包皮仍不能上翻显露阴茎头,则可诊断为包茎。
二、包茎的类型
1.生理性包茎:新生儿及婴幼儿时期,包皮内板与阴茎头表面存在轻度上皮粘连,阻碍包皮翻转至冠状沟,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多可随着年龄增长而自行消失。一般在34岁时,随着阴茎生长及勃起,大部分儿童的包皮能逐渐上翻,阴茎头显露。
2.真性包茎:包皮口狭小,缺乏弹性,无论在阴茎疲软还是勃起状态下,包皮都无法上翻露出阴茎头。真性包茎不会随年龄增长而自愈,可能会影响阴茎发育,还易引发局部感染等问题,常需手术治疗。
3.继发性包茎:多因阴茎头包皮炎及包皮和阴茎头损伤等,致使包皮口瘢痕挛缩,失去弹性,包皮不能上翻。这种类型的包茎也常需手术干预。
三、包茎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1.儿童:
阴茎发育:包茎可能限制阴茎的正常发育。儿童期阴茎处于生长阶段,若包皮口狭窄,对阴茎头形成束缚,可能导致阴茎发育受限,影响成年后的阴茎大小。有研究表明,长期包茎的儿童,其阴茎发育不良的概率相对较高。
感染风险:包茎易使包皮内积聚包皮垢,难以清洁,为细菌滋生创造条件,从而引发阴茎头包皮炎。炎症反复刺激,可能影响尿道外口,导致尿道外口狭窄,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据统计,包茎儿童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较正常儿童明显升高。
2.青少年及成年人:
性功能及生殖健康:包茎可能影响性生活质量。由于包皮口狭窄,在性交时可能引起疼痛,导致患者对性生活产生恐惧,长期可影响性功能。此外,包茎产生的包皮垢可能影响精子活力,对生育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同时,性生活过程中,包皮垢还可能带入女性阴道,增加女性患妇科疾病的风险。
恶变风险: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以及包皮垢的长期堆积,可能增加阴茎癌的发病风险。临床研究显示,阴茎癌患者中,有包茎病史的比例相对较高。
四、包茎的诊断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直接观察阴茎外观,查看包皮口大小,能否上翻露出阴茎头。若包皮口狭小,上翻困难,阴茎头不能显露,则可初步诊断为包茎。同时,需注意观察阴茎头、包皮是否存在红肿、溃疡、分泌物等炎症表现。
2.鉴别诊断:需与包皮过长相鉴别。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覆盖阴茎头,但能上翻露出阴茎头。而包茎是包皮不能上翻显露阴茎头,通过这一关键区别可进行鉴别。
五、包茎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
手法翻转:适用于小儿生理性包茎。在小儿洗澡时,家长可轻柔地上翻包皮,逐渐扩大包皮口。但操作需轻柔,避免造成包皮撕裂或损伤。这种方法需长期坚持,部分小儿可通过此方法使包茎情况得到改善。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轻度包茎且伴有局部炎症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软膏等,以减轻炎症,促进包皮口扩张。一般用药疗程为24周,需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2.手术治疗:
包皮环切术:是治疗包茎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传统包皮环切术、包皮环切吻合器术等。传统包皮环切术是用手术刀切除多余包皮,然后进行缝合;包皮环切吻合器术则是利用吻合器一次性完成包皮切割和缝合,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相对较快。
包皮成形术:对于一些包皮口狭窄但包皮无明显多余的患者,可采用包皮成形术。该手术通过在包皮口处做纵切横缝等操作,扩大包皮口,保留包皮的完整性,相对更符合生理外观,但对手术医生的操作要求较高。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护理方面:儿童包茎若选择非手术治疗,家长在护理时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每次洗澡时尽量轻柔地清洗包皮内的包皮垢。若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要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等情况。由于儿童自控能力较差,要避免其抓挠伤口,可适当约束双手。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伤口,影响愈合。
心理关怀:儿童可能对手术存在恐惧心理,家长及医护人员要做好心理安抚工作,可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孩子解释手术过程及必要性,减轻其恐惧。
2.老年人:老年人若存在包茎且合并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时,手术风险相对增加。在决定手术治疗前,需全面评估身体状况,控制好基础疾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要注意伤口护理,防止感染,定期换药。同时,由于老年人活动能力可能受限,要注意避免因活动不当导致伤口裂开。
3.患有其他疾病人群: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术后伤口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因此,在手术前后需严格控制血糖,将血糖水平稳定在合理范围,以利于伤口愈合。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艾滋病等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较弱,术后易发生感染,需加强抗感染治疗及伤口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