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压疮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致血液循环障碍等而致的组织溃烂坏死,常发于骨隆突处。其发生机制包括压力(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切力)、营养状况(营养不良、严重脱水影响修复和血供)、皮肤潮湿(削弱屏障易损伤)。分期及表现为:Ⅰ期局部皮肤完整,有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Ⅱ期部分皮层缺失,有浅表溃疡或血清性水疱;Ⅲ期全层皮肤缺失,可见皮下脂肪,有潜行和窦道;Ⅳ期全层皮肤缺失,伴骨骼等外露,有坏死组织等;可疑深部组织损伤局部皮肤完整但有颜色改变、异常触感等。
一、压疮的定义
压疮也称为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组织溃烂坏死。它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如骶尾部、足跟部、髋部等部位。
(一)发生机制
1.压力因素
垂直压力是引起压疮的最主要因素。长期卧床或坐轮椅的人群,身体某部位长时间受到超过毛细血管压的压力时,会导致血液循环障碍。例如,骶尾部长期受压,局部血管被压迫,使得该部位组织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进而引发组织损伤。一般认为,持续超过2小时的压力,就可能会引起组织不可逆的损害。不同人群对压力的耐受能力有所差异,老年人由于皮肤弹性下降、血管调节功能减弱等原因,相对更易发生压疮。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皮肤较为娇嫩,但如果长期受到不当的压力,也可能出现压疮,比如长期使用不合适的尿布导致臀部受压。
摩擦力也是导致压疮的因素之一。当皮肤被摩擦力作用时,会损伤皮肤的角质层。例如,患者在床上活动时,皮肤与床单之间的摩擦力可能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使皮肤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引发压疮。对于行动不便的人群,如偏瘫患者,一侧肢体活动受限,在坐立或卧床时,身体与衣物、床单等之间的摩擦力相对较大,增加了压疮发生的风险。
剪切力是由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行而产生的进行性相对移位所引起,与体位有密切关系。例如,半卧位时,身体下滑,皮肤和皮下组织受到剪切力的作用,使得深部血管扭曲,影响血液供应,从而容易在骶尾部等部位引发压疮。
2.营养状况
营养状况是影响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营养不良的人群,如蛋白质摄入不足、维生素缺乏(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E等)以及微量元素缺乏(如锌等),会影响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能力。例如,蛋白质是细胞修复的重要物质基础,蛋白质缺乏时,皮肤组织的修复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压疮。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不佳等原因,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从而增加了压疮发生的可能性。儿童如果存在挑食、偏食等情况,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也可能影响皮肤的健康,增加压疮发生风险。
严重脱水的患者,皮肤会变得干燥、弹性降低,也不利于皮肤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容易发生压疮。
3.皮肤潮湿
皮肤经常受到汗液、尿液、粪便等的刺激,会使皮肤变得潮湿,削弱皮肤的屏障功能,导致皮肤更容易受到损伤。例如,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尿液和粪便会长期刺激皮肤,使皮肤处于潮湿环境中,增加了压疮发生的几率。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分泌功能减退,皮肤相对干燥,但如果存在尿失禁等情况,也可能出现皮肤潮湿的问题。儿童皮肤较为娇嫩,若尿布更换不及时,尿液刺激臀部皮肤,也容易引发压疮。
二、压疮的分期及表现
(一)Ⅰ期压疮
1.表现
局部皮肤完整,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肤色较深的人群可能不表现为明显的皮肤发红,而是表现为紫色或暗红色变化。
此期皮肤的完整性未被破坏,只是出现了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炎症反应。例如,长期卧床患者骶尾部出现一片红斑,按压时不褪色,伴有轻度的疼痛和发热,这可能就是Ⅰ期压疮的表现。老年人由于皮肤感觉相对迟钝,可能对疼痛的感知不敏感,Ⅰ期压疮的表现可能不太典型,需要更加仔细地观察皮肤状况。儿童的皮肤较为敏感,Ⅰ期压疮可能会更早地出现明显的红、肿等表现。
(二)Ⅱ期压疮
1.表现
部分皮层缺失,表现为浅表性溃疡,伤口床有光泽、无坏死组织,也可能表现为完整的或开放/破裂的血清性水疱。
例如,皮肤表面出现一个小的破损,露出粉红色的创面,周围可能有红肿的情况。Ⅱ期压疮的损伤涉及到表皮和部分真皮层。对于老年人,由于皮肤修复能力下降,Ⅱ期压疮的愈合相对较慢,需要更加精心的护理。儿童的皮肤再生能力较强,但如果护理不当,Ⅱ期压疮也可能发展加重,所以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愈合。
(三)Ⅲ期压疮
1.表现
全层皮肤缺失,可见皮下脂肪,但骨骼、肌腱、肌肉未外露,伤口可能有坏死组织,但坏死组织不影响对深部组织损伤程度的判断,有潜行和窦道。
例如,伤口较深,可见到皮下的脂肪组织,但还没有暴露骨骼等深层结构。Ⅲ期压疮的处理需要更加专业的护理和评估。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Ⅲ期压疮发生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密切观察伤口情况,预防感染。儿童的Ⅲ期压疮同样需要谨慎护理,保持伤口清洁,促进组织修复。
(四)Ⅳ期压疮
1.表现
全层皮肤缺失,伴有骨骼、肌腱或肌肉外露,伤口床有坏死组织或焦痂,常常有潜行和窦道。
这是较为严重的压疮类型,治疗难度较大。老年人身体抵抗力较弱,Ⅳ期压疮更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和护理。儿童出现Ⅳ期压疮的情况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也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治疗和护理,保护创面,促进愈合。
(五)可疑深部组织损伤
1.表现
局部皮肤完整但可出现颜色改变,如紫色或褐红色,或导致充血的水疱。与周围组织相比,这些受损区域的皮肤可能先出现疼痛、坚硬、有黏糊状的触感、皮温升高或降低。
这种情况在肤色较深的人群中更难发现,需要特别留意。老年人由于皮肤感觉和血液循环的变化,可疑深部组织损伤的情况可能更容易被忽视,要加强对高危部位皮肤的监测。儿童虽然发生可疑深部组织损伤的几率相对较低,但也需要关注皮肤的异常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