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未闭怎么回事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生理性通道,出生后1岁左右渐闭合,约25%-34%成年人存在未闭情况。成因包括胚胎发育因素(如基因变异等)及孕期母体情况(如感染、接触有害物质、早产等)。临床表现有无症状(多因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和有症状(如头晕头痛、不明原因脑卒中、偏头痛等)。诊断靠心脏超声检查、发泡试验。无症状者定期检查、健康生活;有症状者若符合指征可介入治疗。不同人群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需定期检查、避免剧烈运动;成年有症状者避诱因、特殊活动谨慎;特殊病史人群需密切监测、多学科综合治疗。
一、卵圆孔未闭的基本概念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心脏房间隔上的一个生理性通道,一般在出生后1岁左右逐渐闭合。卵圆孔未闭(PFO)是指婴儿出生后卵圆孔未能正常闭合的一种先天性心脏异常。正常情况下,胎儿通过胎盘获取氧气,卵圆孔开放使血液从右心房流向左心房,以保证胎儿的血液循环。出生后,肺开始发挥气体交换功能,左心房压力升高,促使卵圆孔逐渐闭合。但约25%34%的成年人存在卵圆孔未闭的情况。
二、卵圆孔未闭的成因
(一)胚胎发育因素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房间隔的形成出现异常,导致卵圆孔未能按时闭合。这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异常表达可能影响心脏组织的正常发育,从而增加卵圆孔未闭的发生风险。例如,一些研究发现特定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异与卵圆孔未闭的发生存在关联。
(二)其他因素
母体在孕期的一些情况也可能影响胎儿心脏的发育,进而导致卵圆孔未闭。比如,孕期感染某些病毒(如风疹病毒等),可能干扰胎儿心脏的正常形成过程;孕期接触某些有害物质(如放射性物质、某些化学毒物等),也可能增加胎儿出现心脏结构异常包括卵圆孔未闭的几率。此外,早产儿由于其心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卵圆孔未闭的发生率相对足月儿更高。
三、卵圆孔未闭的临床表现
(一)无症状情况
许多卵圆孔未闭的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在因其他疾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卵圆孔未闭对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心脏能够通过自身的代偿机制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
(二)有症状情况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与卵圆孔未闭相关的症状。例如,当存在右向左分流时,可能会导致脑部供血相对不足,引起头晕、头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脑卒中,这是因为未闭的卵圆孔可能成为静脉系统中的血栓等物质进入动脉系统并栓塞脑血管的通道;另外,一些患者可能会有偏头痛的表现,研究发现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关联,可能是由于微栓子通过未闭的卵圆孔进入脑部,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
四、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方法
(一)心脏超声检查
心脏超声是诊断卵圆孔未闭的主要方法。经胸超声心动图是常用的筛查手段,通过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以观察卵圆孔的形态、大小以及是否存在分流情况。对于一些经胸超声难以明确诊断的患者,可以进一步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它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心脏内部结构,尤其是对于卵圆孔未闭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二)发泡试验
发泡试验也是诊断卵圆孔未闭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静脉注射含有微泡的生理盐水,然后观察微泡在心脏内的流动情况。如果存在卵圆孔未闭,微泡会通过未闭的卵圆孔从右心房进入左心房,从而可以被超声检测到,以此来判断是否存在卵圆孔未闭以及分流的程度。
五、卵圆孔未闭的治疗及处理原则
(一)无症状的卵圆孔未闭
对于没有症状的卵圆孔未闭患者,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但需要定期进行心脏超声等检查,密切观察卵圆孔未闭的变化情况以及是否出现相关并发症。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以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对于有偏头痛症状的卵圆孔未闭患者,在排除其他偏头痛病因后,可以考虑在医生的评估下进行相应的处理,但一般也不是首先采取积极的治疗干预措施,而是先进行对症的偏头痛治疗等,同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二)有症状的卵圆孔未闭
当卵圆孔未闭导致患者出现脑卒中、反复发作的偏头痛等明显症状时,可能需要考虑进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主要是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送至卵圆孔部位进行封堵,以关闭未闭的卵圆孔,减少血栓等物质通过卵圆孔进入动脉系统的风险。但介入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一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进行。例如,对于因卵圆孔未闭导致脑卒中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经过评估符合介入治疗指征的,可以考虑进行封堵治疗;对于偏头痛患者,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经评估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密切相关时,也可以考虑介入封堵治疗。
六、不同人群卵圆孔未闭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人群
儿童卵圆孔未闭较为常见,大多数单纯的卵圆孔未闭儿童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家长需要定期带孩子进行心脏检查,监测卵圆孔的闭合情况以及心脏的发育状况。在生活中,要注意让孩子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因过度劳累等情况加重心脏负担。如果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头痛、反复晕厥等症状,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卵圆孔未闭等心脏疾病的可能。
(二)成年人群
成年后卵圆孔未闭仍可能存在,对于有偏头痛等症状的成年患者,要注意避免一些可能诱发偏头痛发作的因素,如情绪过度波动、睡眠不足、食用某些特定食物等。在进行一些可能增加右心房压力的活动时(如潜水等)需要特别谨慎,因为右心房压力升高可能会增加通过卵圆孔的分流风险,从而引发相关症状。对于有脑卒中病史的成年卵圆孔未闭患者,在康复后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后续的预防治疗,包括可能的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以及定期复查等。
(三)特殊病史人群
对于有心脏病史、脑卒中病史等的人群合并卵圆孔未闭时,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病情。例如,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合并卵圆孔未闭时,要注意心脏功能的变化,因为卵圆孔未闭可能会影响心脏的血流动力学,进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在治疗其他疾病时,要告知医生卵圆孔未闭的情况,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心脏血流动力学的不适当药物。对于有脑卒中病史合并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在预防再次脑卒中时,除了常规的抗栓治疗等,卵圆孔未闭的处理可能也是重要的一环,需要多学科协作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