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不全是肝脏受致病因素损害致形态结构破坏和功能异常,其诊断标准包括实验室检查指标(如血清酶学、胆红素代谢、蛋白代谢指标异常)、影像学检查(超声、CT可助观察肝脏情况)及肝穿刺活检(病因诊断金标准之一),同时不同年龄(儿童、老年人有不同病因及指标参考情况)、性别(自身免疫性肝炎女性易患)、生活方式(饮酒致酒精性肝病、高脂饮食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史(既往肝病病史、药物服用史可致肝功能不全)对其诊断有影响。
一、肝功能不全的定义
肝功能不全是指肝脏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损害,引起肝脏的形态结构破坏和肝功能异常。
二、肝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
(一)实验室检查指标
1.血清酶学指标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正常情况下,肝细胞内ALT和AST含量较高,当肝细胞受损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ALT和AST释放入血,导致血清中含量升高。一般来说,ALT和AST正常值范围通常为040U/L左右,若明显升高(如超过正常值上限数倍),提示肝细胞有明显损伤,常见于各种肝炎、肝硬化、肝衰竭等情况。例如,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时,ALT可显著升高,可达正常值上限的10100倍;慢性肝炎时,ALT和AST可轻度或中度升高,或处于正常范围。
碱性磷酸酶(ALP):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骼,肝外胆管阻塞时,ALP可明显升高,可达正常值上限的35倍;肝内胆汁淤积、肝癌时ALP也可升高。正常参考值因检测方法不同有所差异,一般成人血清ALP参考值为40150U/L。
γ谷氨酰转移酶(GGT):在肝脏中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和肝内胆管上皮中,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胆管炎等可致GGT升高。正常参考值男性为1150U/L,女性为732U/L。
2.胆红素代谢指标
总胆红素(TBil):包括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正常总胆红素参考值为3.417.1μmol/L,直接胆红素参考值为06.8μmol/L,间接胆红素参考值为1.710.2μmol/L。当肝细胞受损或胆管阻塞时,胆红素代谢障碍,可导致总胆红素及直接、间接胆红素升高。例如,肝细胞性黄疸时,总胆红素中度升高,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均升高;梗阻性黄疸时,总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3.蛋白代谢指标
白蛋白(ALB):由肝脏合成,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白蛋白参考值为4055g/L,球蛋白(GLB)参考值为2030g/L,白球比(A/G)正常为1.52.5:1。当肝功能不全时,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可导致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球比倒置。例如,肝硬化、重型肝炎等严重肝功能不全时,白蛋白明显降低,白球比可小于1。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可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肝功能不全时,可能出现肝脏体积改变(如肝硬化时肝脏体积缩小)、实质回声不均匀等表现。通过超声检查还可发现是否存在肝内占位性病变、胆管扩张等情况,有助于鉴别肝功能不全的病因,如肝癌、胆管结石等导致的肝功能不全。
2.CT检查
能更清晰地显示肝脏的解剖结构,对于发现肝脏的病变,如肿瘤、肝硬化结节、肝内血管异常等有重要价值。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CT可帮助明确是否存在肝脏形态结构的改变,辅助诊断病因。例如,肝癌在CT上可表现为占位性病变,有其典型的影像学特征。
(三)肝穿刺活检
是诊断肝功能不全病因的金标准之一。通过获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肝脏的病理改变,如肝炎的炎症程度、肝硬化的纤维组织增生情况、是否存在肝肿瘤等。但肝穿刺活检是有创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如原因不明的肝功能异常、考虑为肝脏肿瘤但影像学不能确诊等情况时可考虑进行。
三、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对肝功能不全诊断的影响
(一)年龄因素
1.儿童
儿童肝功能不全的病因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常见的病因有先天性胆道畸形、遗传代谢性肝病等。在诊断时,需要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一些儿童肝功能指标的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例如,儿童的胆红素代谢特点与成人有差异,在评估儿童胆红素水平时,要依据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正常参考值。同时,儿童的肝穿刺活检相对成人更具挑战性,需谨慎操作,充分考虑儿童的耐受程度等情况。
2.老年人
老年人肝功能减退是生理退变的一部分,但也可能由疾病因素导致肝功能不全。老年人的肝脏血流减少,肝脏合成功能下降,在诊断肝功能不全时,要注意与生理性肝功能减退相鉴别。例如,老年人的白蛋白水平可能因生理性因素有一定降低,但如果降低明显,需考虑病理性肝功能不全的可能,同时要结合老年人常见的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对肝功能的影响。
(二)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性别对肝功能本身的影响不大,但在病因方面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在诊断肝功能不全时,对于女性患者要考虑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相关女性好发疾病的可能。
(三)生活方式因素
1.饮酒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病,进而引起肝功能不全。在诊断时,对于有长期大量饮酒史的患者,要考虑酒精性肝病导致肝功能不全的可能,需详细询问饮酒量、饮酒持续时间等情况。例如,每天饮酒量超过一定标准(如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超过40g,女性超过20g,持续5年以上),发生酒精性肝病的风险明显增加,此时肝功能检查中可能出现ALT、AST升高,GGT升高等表现。
2.高脂饮食
长期高脂饮食可能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而引起肝功能不全。在诊断时,对于有高脂饮食生活方式的患者,要考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可能,需结合肝功能检查、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来综合判断。例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ALT、AST轻度升高,肝脏超声可见脂肪浸润的表现。
(四)病史因素
1.既往有肝病病史
如既往有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史的患者,病情复发或进展时可导致肝功能不全。在诊断时,要结合既往肝炎的类型、治疗情况等,监测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评估肝脏的损伤程度。例如,乙型肝炎患者如果病毒复制活跃,可能出现ALT、AST反复升高,胆红素升高等肝功能不全表现。
2.有药物服用史
某些药物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导致肝功能不全。在诊断时,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服用史,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及保健品等。例如,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导致ALT、AST升高,在诊断肝功能不全时,需考虑药物性肝损伤的可能,停用相关可疑药物后观察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有助于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