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征包括

来源:民福康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有多种症状表现及应对措施。瘙痒多始于手掌和脚掌,呈持续性、昼轻夜重,程度因人而异,年龄、生活方式和病史会影响其表现,孕妇需做好皮肤护理;部分孕妇瘙痒发生12周后会出现黄疸,提示肝功能损害较重,高龄孕妇更需密切观察,应注意休息和饮食;严重瘙痒会导致皮肤抓痕,增加感染风险,免疫力低或有基础病的孕妇更需注意皮肤护理;ICP患者肝功能常异常,需定期复查监测,有慢性肝病病史的孕妇需积极保肝治疗;胆汁酸分泌和排泄障碍可引起脂肪泻,影响孕妇营养和胎儿发育,有胃肠道疾病史的孕妇症状可能更明显,需调整饮食并补充脂溶性维生素;ICP孕妇胎儿易发生宫内窘迫,表现为胎动和胎心监护异常,高龄和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风险更高,孕妇要学会数胎动,异常时及时就医。

一、瘙痒

1.起始部位与特点:瘙痒往往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最早出现的症状,通常始于手掌和脚掌,而后逐渐向肢体近端延伸,甚至可发展至面部。这种瘙痒一般呈持续性,白昼时痒感相对较轻,夜晚则会加重,严重干扰孕妇的睡眠质量。

2.程度差异:瘙痒的程度因人而异,有些孕妇可能仅感到轻度不适,但也有部分孕妇瘙痒剧烈,难以忍受,甚至因不断搔抓而导致皮肤破损、抓痕累累,增加了皮肤感染的风险。

3.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年龄较小的孕妇可能对瘙痒的耐受性相对较差,情绪上更容易出现焦虑和烦躁。而生活中睡眠质量差、精神压力大的孕妇,可能会加重瘙痒的主观感受。应对措施方面,孕妇应保持皮肤清洁,穿着宽松、纯棉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避免热水烫洗皮肤,因为热水会使皮肤水分流失,加重瘙痒。

4.病史影响:若孕妇既往有皮肤过敏史或其他皮肤疾病,可能会干扰对ICP瘙痒症状的判断,也会使瘙痒症状的表现更为复杂。这类孕妇需及时告知医生病史,以便准确诊断。

二、黄疸

1.出现情况:部分患有ICP的孕妇会出现黄疸症状,一般在瘙痒发生后的12周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变深,类似浓茶色。

2.程度与意义:黄疸的程度通常较轻,但它的出现提示肝功能损害的程度相对较重。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会升高,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变化。

3.特殊人群:高龄孕妇出现黄疸可能意味着肝功能储备相对较差,肝脏对胆汁淤积的耐受能力降低,病情进展可能更快,更需要密切观察肝功能和胎儿情况。

4.应对措施:孕妇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减轻肝脏负担。饮食上,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

三、皮肤抓痕

1.形成原因:由于严重的瘙痒,孕妇常常会不自觉地搔抓皮肤,从而导致皮肤出现抓痕。抓痕不仅影响皮肤的美观,还破坏了皮肤的屏障功能,使皮肤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

2.感染风险:抓痕处容易发生感染,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疼痛,严重时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一旦发生感染,不仅会增加孕妇的痛苦,还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

3.特殊人群注意:孕期免疫力相对较低的孕妇,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孕妇,皮肤感染的风险更高。这类孕妇应更加注意皮肤的护理,避免搔抓皮肤,可使用温和的止痒药物缓解瘙痒症状。如果皮肤出现破损,应及时就医进行处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生活方式调整:孕妇应尽量控制自己不搔抓皮肤,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如听音乐、阅读等,减少抓挠的冲动。保持指甲修剪整齐,避免指甲过长划破皮肤。

四、肝功能异常

1.指标变化: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轻至中度升高是ICP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常见表现,通常为正常水平的210倍。血清胆汁酸水平显著升高是ICP的重要诊断指标,它的升高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2.动态监测:在孕期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和胆汁酸水平,观察指标的变化趋势。如果肝功能指标持续恶化或胆汁酸水平居高不下,提示病情可能进展迅速,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年龄与病史影响:年轻孕妇肝功能相对较好,在疾病早期可能对肝功能损害的代偿能力较强,但随着病情进展,也不能忽视。而有慢性肝病病史的孕妇,本身肝脏基础功能较差,ICP的发生会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更容易出现肝功能严重异常。这类孕妇需要更加积极地进行保肝治疗,密切关注肝功能变化,必要时可能需要提前终止妊娠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4.应对措施:孕妇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有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有其他疾病需要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肝脏影响较小的药物。

五、脂肪泻

1.发生机制:由于胆汁酸分泌和排泄障碍,导致肠道内胆汁酸浓度降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受到影响,从而引起脂肪泻。脂肪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呈灰白色,质地稀薄,有油腻感,并且伴有恶臭。

2.营养影响:脂肪泻会导致孕妇对脂肪、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的吸收减少,容易引起维生素缺乏症,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例如,维生素K缺乏会影响凝血功能,增加孕妇分娩时出血的风险;维生素D缺乏可能影响胎儿骨骼的发育。

3.特殊人群:孕期本身消化功能就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高龄孕妇的消化功能相对更弱,脂肪泻对她们的营养状况影响更大。孕妇应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脂肪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促进肠道蠕动。同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4.病史影响:若孕妇既往有胃肠道疾病史,如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脂肪泻的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也会影响对ICP相关症状的判断。这类孕妇需要综合考虑病情,进行全面的治疗和护理。

六、胎儿窘迫相关症状

1.胎动变化:ICP孕妇的胎儿容易发生宫内窘迫,早期可表现为胎动异常。正常情况下,胎儿胎动次数每2小时不少于10次。如果孕妇感觉胎动次数减少、减弱或过于频繁,都可能是胎儿缺氧的信号。

2.胎心监护异常:胎心监护是监测胎儿宫内状况的重要手段。患有ICP的孕妇在进行胎心监护时,可能会出现无应激试验(NST)无反应型、胎心率基线变异减少或消失、晚期减速等异常情况,提示胎儿可能存在缺氧。

3.特殊人群与风险:对于高龄孕妇,胎儿发生窘迫的风险相对更高,而且可能对胎儿的远期预后产生更不利的影响。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如曾经有过胎儿宫内窘迫、死胎等情况,再次妊娠发生ICP时,更要高度警惕胎儿窘迫的发生。

4.应对措施:孕妇应学会正确数胎动的方法,每天定时数胎动,并做好记录。一旦发现胎动异常,应立即就医。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和胎心监护,医生会根据胎儿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吸氧、改变孕妇体位等,必要时会及时终止妊娠以保障胎儿的安全。

了解疾病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主要是指发生在患者妊娠期的一种并发症,患者肝细胞的排泄和分泌胆汁的功能出现了障碍。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表现?
冯秀山 主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表现为瘙痒,大部分孕妇的首发症状就是皮肤瘙痒,瘙痒的程度不一,具有白天轻、夜间加剧以及持续性发作的特点。另外,其他的症状还有恶心、呕吐、失眠、疲劳以及食欲减退等。当进行检查时,可出现很多体征,如皮肤抓痕、轻度黄疸、尿液颜色加深等。患者应该注意休息,尽量采取左侧卧位,并给予间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怎么办?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调理,预防胆汁淤积,一般是合理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用药治疗期间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胆汁酸,同时建议注意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促进恢复。但是还需要进行胎心检查,如果表现出缺氧现象,需要及时吸氧缓解,同时建议注意皮肤卫生。
什么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期特有疾病,以皮肤瘙痒,胆汁酸升高,黄疸为主要表现。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都有影响,尤其危害胎儿,甚至导致胎儿不可预料的死亡。孕妇诊断肝内胆汁淤积症后,饮食上要加强营养,补充能量,多进食含维生素高的食物,口服降胆酸的药物治疗,如果合并有肝功能异常,加用保肝的药物,皮肤瘙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哪些症状?
冯秀山 主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一般在孕妇怀孕中期出现,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瘙痒部位最初为手掌、脚掌或肚脐周围,之后瘙痒症状会逐渐加重,且晚上瘙痒尤为明显,可严重影响孕妇夜间的睡眠。除了皮肤瘙痒症状,孕妇还可能会出现全身皮肤、巩膜等部位黄染的症状,一般在瘙痒症状之后出现。除此之外,还有少部分孕妇会出现恶心、呕吐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征包括?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征包括。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特征一般主要表现于皮肤瘙痒,而且这种瘙痒是看不见的痒,身上没有任何的疹子,就是孕妇表现于瘙痒。严重的胆汁淤积症会表现于身上有黄疸、皮肤发黄,同时表现于抽血化验肝功能有异常、胆红素偏高、总胆汁酸高、肝胆酸偏高。如果怀孕晚期出现有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哪些表现?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表现有很多,大多数患者会先出现皮肤瘙痒症状,瘙痒部位最初为手掌、脚掌或肚脐周围,之后随着症状加重,全身各部位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瘙痒,并且晚上瘙痒症状会进一步加重。在瘙痒出现半个月至一个月内,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全身皮肤、巩膜等部位发黄,或者出现皮肤抓痕等症状,少部分患者还会伴有恶心
如何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如果你怀孕期间发现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首先肝功能会有异常,总胆汁酸、甘胆酸会很高,要考虑住院治疗;轻型的可以在门诊治疗。建议孕妇吃点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或者多烯磷脂酰胆碱护肝,也可以吃点熊去氧胆酸降低胆汁酸。孕妇如果瘙痒的厉害,皮肤可以涂点炉甘石洗剂,也可以找中医开点中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表现?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在临床当中,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是以孕晚期无皮肤粘膜损伤的皮肤瘙痒而就诊,这种瘙痒多从手掌或脚掌开始逐渐向躯干中心蔓延,甚至可累及到颜面部。瘙痒症状呈现的特点为白昼轻,夜间严重,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会持续三周左右的时间。随着分娩,孕妇在数小时或数天之内这种瘙痒减轻或缓解。其他的伴随症状,可以有由瘙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什么疾病?
冯秀山 主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中期、晚期特有的并发症,病因尚未明确,可能是由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较高导致胆酸代谢障碍以及胆汁流出受阻,从而造成胆汁淤积。淤积的胆汁会刺激皮下神经,导致皮肤瘙痒,并伴有严重的抓痕,部分患者会合并皮肤、巩膜明显的黄染,对孕妇影响不大,但是可能会引起胎儿缺氧、早产、羊水胎盘胎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症状是什么?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1.在妊娠晚期,几乎所有的病人都有瘙痒症状。皮肤瘙痒的程度不同,常持续瘙痒,白天轻,夜间加重,瘙痒正常从手脚开始,然后逐渐延伸到肢体,在分娩后几小时或几天内迅速缓解和消失2.其他严重瘙痒的症状会造成疲劳、失眠、恶心。3.四肢皮肤可见划痕:10%~15%的病人在瘙痒发生后表现出轻度黄疸,产后一天内痊愈
什么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杨霞 主任医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在临床上简称为ICP。目前发病原因还不太清楚,有可能是受妊娠中晚期激素水平增高的影响,也与先天性遗传和地域区别有关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瘙痒为首要的症状,部分患者在妊娠中晚期时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但没有明显的皮疹,此时就要警惕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可能,因及早到医院就诊。在就诊的过程中,医生会开具
什么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杨霞 主任医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在临床上简称为ICP。目前发病原因还不太清楚,有可能是受妊娠中晚期激素水平增高的影响,也与先天性遗传和地域区别有关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瘙痒为首要的症状,部分患者在妊娠中晚期时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但没有明显的皮疹,此时就要警惕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可能,因及早到医院就诊。在就诊的过程中,医生会开具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胎儿的影响
张印星 副主任医师
黄石市中心医院 三甲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于胎儿的影响主要是由于胆汁酸升高,胆汁酸的毒性作用可使围产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可发生胎儿窘迫、早产、羊水污染。此外,尚有不能预测的、突发的胎死宫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情况发生。所以对于妊娠期的肝内胆汁淤积,需要积极的治疗。一线治疗药物是熊去氧胆酸,对于改善瘙痒症状和降低胆汁酸有明显效果。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王凤双 主任医师
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晚期出现的以皮肤瘙痒和血胆汁酸增高为主的病变,可能会引起孕妇凝血功能的异常,和突然的胎儿不可预测的死亡,这个是非常严重的一种产时并发症。主要表现是瘙痒,初期是手掌脚掌或者脐周的瘙痒,逐渐变成四肢躯干的颜面部的瘙痒。其次是黄疸。瘙痒发生后的两到四周内患者可出现黄疸。第三个特征是少数病例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极少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表现
罗春艳 副主任医师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三甲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皮肤抓痕、黄疸,以及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等等一些症状,往往症状都不是很重,甚至没有明显的症状。主要是生化检测,血清总胆汁酸升高是一种良性的疾病。主要是危及胎儿,增加早产、死胎、及新生儿窒息的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