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病毒性肝炎考虑是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感染引起的,可出现乏力、消化道不适、黄疸等症状。
一.病因
1.甲型肝炎病毒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食用被HAV污染的水源、食物,或与感染者密切接触,都可能使病毒进入人体,在肝脏内大量复制,引发急性肝炎。
2.乙型肝炎病毒
传播途径多样,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不安全输血等)以及性接触传播。HBV侵入人体后,会整合到肝细胞基因组中,持续破坏肝细胞,导致急性肝炎发作。
3.丙型肝炎病毒
主要经血液传播,如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易慢性化,但部分患者也会表现为急性肝炎。
二.症状
1.乏力
感到极度疲倦,体力不支,及时休息也无法完全缓解。
2.消化道不适
经常感到恶心,甚至呕吐。对食物失去兴趣,食量减少。上腹部或右上腹部有隐痛或胀痛。
3.黄疸
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可引起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等。
若怀疑感染病毒性急性肝炎,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