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两种主要类型,可以从定义、病因、发病年龄、血压特点、伴随症状等方面进行区分。
1.定义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10%。
2.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高盐饮食、长期精神紧张、过量饮酒、吸烟、缺乏运动等)以及年龄增长等。
继发性高血压病因明确,常见的有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多囊肾等)、内分泌疾病(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等)、心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等)、颅脑疾病(如脑肿瘤、脑外伤等)以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
3.发病年龄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年龄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继发性高血压发病年龄相对较早,部分疾病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即可发病。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0-50岁多见;嗜铬细胞瘤多见于20-50岁。
4.血压特点
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通常较为缓慢,呈渐进性,一般无明显的血压波动特点,血压水平多在轻度至中度升高。
继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可能较为突然,血压波动较大,部分患者血压可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升高,且血压水平可能较高,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
5.伴随症状
原发性高血压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耳鸣、失眠、乏力等症状,但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
继发性高血压常伴有原发病的症状。例如,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可伴有水肿、蛋白尿、血尿等症状;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可伴有阵发性头痛、心悸、多汗、面色苍白等症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伴有低血钾症状,如肌无力、周期性瘫痪、烦渴、多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