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是怎么引起的,该怎么治疗
低血压可能与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心脏疾病、神经系统问题、血容量过少等原因有关,可以采取调整饮食、适当参加锻炼、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治疗。
一.原因
1.营养不良
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素,如维生素和矿物质,可能导致血压降低。长期饮食不均衡、厌食症或消化系统疾病等都会影响营养的吸收,进而使血压下降。
2.内分泌失调
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可能影响身体对血压的调节,从而导致低血压。
3.心脏疾病
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如心衰、心律失常等疾病,会导致血液泵送不足,引起血压降低。
4.神经系统问题
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可能影响身体对血压的调节,导致低血压。
5.血容量过少
如果失血过多或者液体过多地被排出,如严重腹泻、呕吐等,会降低血容量,引起低血压。
二.治疗方法
1.调整饮食
每餐不宜吃得过饱,可选择少食多餐,适当增加盐分摄入,多吃比较咸的食物,能够增加血容量。增加营养,合理搭配饮食,多吃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如肉类、豆类、坚果、鱼类和全麦面包等。减少摄入有着降压效应的食物,比如冬瓜、芹菜、海带等。
2.适当参加锻炼
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打羽毛球、跑步、爬山、慢跑、散步、瑜伽等,通过适当运动能够提高血液容量,有利于血压上升。但体位性低血压者,应避免做久站或体位变动的运动;因患有某些疾病而引起低血压的人,则应在运动之前,先做健康检查,最好在医师与运动保健师的指导下进行锻炼。
3.药物治疗
如果血压持续下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药物改善。氟氢可的松等适用于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可以维持血容量,升高血压,但可能会有水钠潴留、高血压及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奥曲肽等适用于严重的餐后低血压患者,主要作用是防止血管扩张,升高血压。
4.手术治疗
如果是由外伤或者消化道出血等原因引起的低血压,需要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利用手术对出血的地方进行止血,促使血压逐渐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