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结膜炎如何传染
急性结膜炎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感染源和间接接触感染源,也可通过飞沫传播。
1.直接接触感染源
患者的眼部分泌物(如眼屎、泪液)含有病毒或细菌,与患者直接接触,如握手、拥抱、亲吻等,可能会导致传染。
接触患者使用过的毛巾、手帕、纸巾等物品,也可能会感染急性结膜炎。
医护人员在治疗患者时,如果没有正确防护,也可能会将病毒或细菌传播给其他患者。
2.间接接触感染源
患者的手接触到感染源后,再接触自己的眼睛,就可能会引发感染。
接触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面、水龙头等,然后再接触自己的眼睛,也可能会感染急性结膜炎。
游泳池、浴室、健身房等公共场所,如果没有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也可能会导致急性结膜炎的传播。
3.飞沫传播
急性结膜炎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含有病毒或细菌的飞沫散布到空气中。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就可能会感染急性结膜炎。
在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如在同一房间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也可能会通过飞沫传播感染急性结膜炎。
为了预防急性结膜炎的传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勤洗手:保持双手清洁,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眼睛、鼻子和嘴巴之前。
2.避免接触感染源: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避免使用患者的物品,避免接触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物体表面。
3.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眼睛。如果眼睛有分泌物,应及时清理。
4.避免前往公共场所:在急性结膜炎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前往公共场所,如游泳池、浴室、健身房等。
5.正确佩戴口罩:在咳嗽、打喷嚏时,应佩戴口罩,以防止飞沫传播。
6.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清洁和通风,定期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7.及时就医:如果出现眼部不适、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接触史,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结膜炎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在一周左右会自行痊愈。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患者免疫力低下、合并其他眼部疾病或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因此,患者应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用眼过度,保持眼部清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