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原位癌有哪些
原位癌是指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局限在黏膜层或皮肤表皮层内,尚未突破基底膜侵犯到周围组织,常见的有皮肤原位癌、子宫颈原位癌、乳腺导管内癌、肺原位腺癌和胃原位腺癌,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防癌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皮肤原位癌:好发于老年人,常见于曝光部位,如面部、手背等。表现为红斑样皮损,伴有脱屑、结痂或渗出,可逐渐扩大,中央形成溃疡,边缘隆起,质地硬,可有疼痛或瘙痒。皮肤原位癌一般无自觉症状,容易被忽视,需要通过病理活检确诊。
2.子宫颈原位癌:是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累及子宫颈腺体,病变局限于上皮层内,无间质浸润。常见于30-35岁女性,多为性生活过早、多孕多产、有性病史、HPV感染等高危因素。子宫颈原位癌通常无明显症状,有时可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颈原位癌需要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TCT)、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等方法确诊。
3.乳腺导管内癌:是指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位于乳腺小叶内,未突破基底膜。常见于50-60岁女性,多为偶然发现的乳腺肿块,质地硬,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乳腺导管内癌一般无明显疼痛,少数可伴有乳头溢液或溢血。乳腺导管内癌需要通过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钼靶)、乳腺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方法确诊,必要时行病理活检。
4.肺原位腺癌:是指起源于肺泡II型上皮或Clara型上皮的恶性肿瘤,位于细支气管肺泡内,未突破肺泡壁,无血管和淋巴管侵犯。常见于50-70岁人群,多为体检时发现的肺部结节,直径一般小于3厘米,密度较低,边缘较光滑,可有分叶或毛刺。肺原位腺癌一般无明显症状,少数可出现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肺原位腺癌需要通过胸部CT、痰细胞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方法确诊,必要时行病理活检。
5.胃原位腺癌:是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位于胃黏膜层内,未突破黏膜肌层。常见于50-70岁人群,多无明显症状,少数可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胃原位腺癌需要通过胃镜检查、胃黏膜活检等方法确诊。
总之,原位癌是一种早期癌症,如果能及时发现和治疗,通常可以治愈。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有癌症家族史、患有慢性炎症或病毒感染等人群,应定期进行相关的防癌检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