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怎么得来的
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性传播包括直接性接触感染,淋病奈瑟菌通过性接触时生殖器等部位黏膜进入人体,无保护性行为及性伴侣多的人群感染风险高;还有间接性接触感染,接触被污染物品可能感染,但几率较低,公共浴室等清洁消毒不彻底处有传播风险。母婴传播方面,宫内感染会致胎儿发育问题,分娩过程感染可引发新生儿多种疾病。同时温馨提示,性活跃人群要保持健康性行为,孕妇应筛查并及时治疗,儿童避免接触污染物品,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一、性传播
1.直接性接触感染:淋病奈瑟菌主要存在于淋病患者的泌尿生殖道脓性分泌物中,在性接触过程中,通过生殖器、肛门、口腔等部位的黏膜直接接触,淋病奈瑟菌可轻易进入人体,引发感染。据研究,与淋病患者发生一次性接触,感染淋病的概率可高达20%50%。尤其是在无保护性行为时,如未使用安全套,感染风险会显著增加。对于性生活活跃、性伴侣不固定或有多个性伴侣的人群,感染淋病的几率更高。
2.间接性接触感染:虽然相对较少,但淋病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如毛巾、浴巾、内裤、马桶圈等,若被淋病奈瑟菌污染,健康人接触后也可能感染。不过这种传播方式的概率相对较低,因为淋病奈瑟菌在外界环境中生存能力较弱,离开人体后短时间内就会死亡。但在温暖、潮湿且适宜的环境下,它可能存活数小时,从而增加间接传播风险。如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场所,如果清洁消毒不彻底,也可能成为传播途径。
二、母婴传播
1.宫内感染:孕期母亲若患有淋病,淋病奈瑟菌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胎儿在宫内发育迟缓、早产、胎膜早破等情况。研究表明,孕妇患淋病未经治疗,约1/3的胎儿会发生宫内感染。
2.分娩过程感染:分娩时,胎儿经过母亲被淋病奈瑟菌感染的产道,眼部、口腔、呼吸道等部位可接触到含有病菌的分泌物,从而引发淋菌性眼炎、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新生儿淋菌性眼炎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失明。
温馨提示:
1.性活跃人群:应保持健康、单一的性伴侣关系,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若怀疑性伴侣感染淋病,应及时共同就医检查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行为。
2.孕妇:在孕期应进行全面的性传播疾病筛查,包括淋病。一旦确诊感染,需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以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3.儿童:儿童应避免接触可能被淋病奈瑟菌污染的物品,家长要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护理。若儿童出现泌尿生殖系统异常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红肿等,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