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卵圆孔未闭严重吗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心脏房间隔的生理性通道,超过3岁未闭合则为卵圆孔未闭。多数宝宝卵圆孔未闭属生理性,小型(直径小于5mm)一般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无症状、不影响生长发育,不严重,定期复查即可;少数较大(直径大于5mm)的可能影响心脏健康,还可能引发脑卒中、偏头痛等病症,病情较严重。家长需密切关注宝宝状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日常注意护理。应对上,无症状小型卵圆孔未闭宝宝可观察等待,定期复查心脏超声;有症状或符合指征的可介入治疗,介入失败或不适合介入的极少数情况需外科手术治疗。
一、卵圆孔未闭的定义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心脏房间隔上的一个生理性通道,正常情况下,胎儿期卵圆孔持续开放,出生后随着肺循环的建立,卵圆孔会功能性关闭,多数婴儿在生后1年左右解剖学上完全闭合。若超过3岁卵圆孔仍未闭合,则称为卵圆孔未闭。
二、宝宝卵圆孔未闭是否严重的判断
1.多数情况不严重
相当一部分宝宝卵圆孔未闭属于生理性现象,在出生后1年内有自行闭合的可能。小型的卵圆孔未闭(直径通常小于5mm),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宝宝通常没有任何症状,生长发育也不受影响,对日常生活和健康几乎没有危害,这种情况一般不严重,只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观察卵圆孔闭合情况即可。
2.少数情况较严重
较大的卵圆孔未闭(直径大于5mm)可能导致心脏内出现异常的血流分流,增加心脏的负担,长期可能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影响宝宝的心脏健康。
当宝宝出现反复的不明原因的脑卒中、偏头痛、减压病等情况时,卵圆孔未闭可能是致病原因之一。这是因为未闭的卵圆孔可能会使一些微小血栓或其他物质通过卵圆孔进入体循环,从而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这种情况下病情相对严重,需要积极治疗。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宝宝由于年龄小,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完善,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情况。如果宝宝出现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口唇发紫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宝宝剧烈哭闹、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以减轻心脏负担。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宝宝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四、应对措施
1.观察等待
对于无症状的小型卵圆孔未闭宝宝,通常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一般每612个月复查一次心脏超声,了解卵圆孔闭合情况。
2.治疗
介入治疗:对于有症状的卵圆孔未闭宝宝或符合一定指征的情况,可考虑进行介入封堵治疗。该方法是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送至卵圆孔处,将其封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手术治疗:在极少数情况下,如介入治疗失败或存在不适合介入治疗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在体外循环下直接缝合或修补卵圆孔,相对创伤较大,但治疗效果确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