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尿路梗阻有哪些症状
小孩尿路梗阻有多种症状及相关影响,排尿异常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疼痛方面有腹痛和肾区疼痛,程度和部位因梗阻而异;尿液变化有血尿和脓尿;全身症状包括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生长发育迟缓。对于年龄小无法准确表达不适的婴幼儿,家长需密切观察,有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病史的小孩更应定期体检,日常要保证小孩充足水分摄入,发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一、排尿异常
1.尿频、尿急:小孩可能会较平时更频繁地想要排尿,且有迫不及待要排尿的感觉。这是因为尿路梗阻导致尿液排出不畅,膀胱内压力变化,刺激膀胱黏膜,使膀胱的敏感性增加。
2.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时费力、尿线变细、射程变短等。梗阻部位不同,排尿困难的程度和表现也有所差异。例如,尿道梗阻时,尿液排出的阻力明显增大,就会出现排尿费力的情况。
3.尿潴留:严重的尿路梗阻可导致尿液无法正常排出,积聚在膀胱内。小孩会有下腹部胀痛不适,且无尿液排出或仅有少量尿液点滴而出。
4.尿失禁:部分小孩可能出现尿失禁现象,这是由于尿路梗阻导致膀胱过度充盈,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二、疼痛
1.腹痛:梗阻部位以上的尿路扩张,可引起腹部疼痛。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因梗阻的程度和时间而异,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如果是上尿路梗阻,疼痛可能位于腰部或侧腹部;下尿路梗阻时,疼痛多集中在下腹部。
2.肾区疼痛:当上尿路梗阻影响到肾脏时,可出现肾区(腰部两侧)疼痛。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钝痛,也可能是阵发性的绞痛,这是因为梗阻导致肾盂内压力升高,刺激肾脏的包膜和神经。
三、尿液变化
1.血尿:尿路梗阻可能导致尿路黏膜损伤,从而出现血尿。血尿可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血尿,尿液呈洗肉水样或伴有血凝块;也可能是显微镜下才能发现的镜下血尿。
2.脓尿:如果尿路梗阻合并感染,尿液中会出现大量白细胞,使尿液变得混浊,呈现脓尿。这提示泌尿系统存在感染,需要及时治疗。
四、全身症状
1.发热:当尿路梗阻合并感染时,炎症可引起全身反应,导致小孩发热。发热的程度可高可低,严重感染时可出现高热。
2.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路梗阻导致的肾功能损害或感染引起的全身症状,可影响小孩的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3.生长发育迟缓:长期的尿路梗阻若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影响肾脏功能,导致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排出受阻,影响小孩的生长发育,出现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情况。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小孩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身的不适,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其排尿情况、精神状态、是否有哭闹不安等表现。如果小孩有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等病史,发生尿路梗阻的风险较高,更应定期进行体检和泌尿系统检查。在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小孩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尿液排出,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一旦发现小孩有上述尿路梗阻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