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眼压高什么原因
儿童眼压升高可由生理性、病理性和药物性因素引起。生理性因素包括哭闹使胸腔内压力增加致眼压一过性升高,情绪平复可恢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使睫状肌痉挛、房水循环受阻致眼压升高,应保持良好用眼习惯;体位改变影响眼内液体分布和循环,要避免突然大幅度体位改变。病理性因素有青光眼,因房角结构先天异常或发病隐匿致眼压升高,需及时就医;眼内炎症使房水成分和黏稠度改变影响循环,用抗炎药治疗;眼外伤引起房水排出受阻,需全面检查和相应治疗;内分泌疾病如甲亢影响眼部代谢和循环,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关注眼压。药物性因素指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影响房水生成和排出,应严格控制剂量和时间并定期监测眼压。
一、生理性因素
1.哭闹:儿童情绪激动哭闹时,胸腔内压力增加,导致上腔静脉回流受阻,眼内静脉回流不畅,会引起眼压一过性升高。一般情绪平复后眼压可恢复正常。家长应及时安抚孩子情绪,避免长时间剧烈哭闹。
2.用眼习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看电子屏幕、看书等,可使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导致房水循环受阻,眼压升高。家长要监督孩子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遵循“202020”原则,即每看电子屏幕或书本20分钟,向20英尺(约6米)以外的远处眺望至少20秒。
3.体位改变:当儿童由卧位突然变为站立位或倒立等特殊体位时,眼压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体位改变影响了眼内液体的分布和循环。尽量避免孩子突然进行大幅度的体位改变。
二、病理性因素
1.青光眼:这是导致儿童眼压高的重要病理性原因之一。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是一种先天性眼病,由于胚胎发育异常,房角结构先天异常,阻碍了房水的排出,引起眼压升高。患儿可能出现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症状。青少年型青光眼发病较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进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一旦怀疑青光眼,需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2.眼内炎症:如虹膜炎、葡萄膜炎等,炎症可导致房水成分改变,房水黏稠度增加,影响房水的正常循环,从而使眼压升高。患儿常有眼痛、眼红、视力下降等症状。治疗需要使用抗炎药物控制炎症,以降低眼压。
3.眼外伤:眼球受到顿挫伤、穿通伤等外伤后,可引起眼内出血、房角后退、晶状体脱位等,导致房水排出受阻,眼压升高。有眼外伤史的患儿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评估眼内损伤情况并进行相应治疗。
4.内分泌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可影响眼部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导致眼内组织肿胀,眼压升高。对于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的患儿,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密切关注眼压变化。
三、药物性因素
某些药物使用后可能引起眼压升高,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眼药水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这类药物可影响房水的生成和排出,导致眼压升高。如果孩子因病情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并定期监测眼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