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心动过速怎么办
阵发性心动过速具有突然发作与终止、心率快的特点,可通过自我感觉和心电图诊断,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非药物干预有刺激迷走神经的屏气法、按压颈动脉窦法(需谨慎)、刺激咽部法;药物治疗需遵医嘱。儿童患者家长要冷静,密切观察并及时送医;老年患者需谨慎干预和评估药物。若发作频繁、伴严重症状或持续不缓解应立即就医。
一、阵发性心动过速的识别
阵发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心律失常,其特点是突然发作和突然终止,心率通常较快。可通过自我感觉(如心悸、胸闷等)以及心电图检查来明确诊断,心电图会显示特定的心率和心律特征。不同年龄人群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的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拒食等,成人则多以心悸等典型症状为主。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刺激迷走神经法
1.屏气法:让患者深吸气后屏气,然后用力呼气,可重复进行。对于成年人较为适用,通过改变胸腔内压力,影响心脏的神经调节,可能终止心动过速。但对于有肺部疾病等不适宜屏气的人群不适用。
2.按压颈动脉窦法: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先按压一侧颈动脉窦,每次按压时间不超过1015秒,若无效,间隔数秒后再按压另一侧。该方法需谨慎操作,因为不当按压可能导致头晕、心动过缓甚至心脏停搏等严重后果,老年人、有脑血管疾病病史者应避免使用。
3.刺激咽部法:用压舌板或手指刺激患者咽部,引起恶心、呕吐反射,通过神经反射来终止心动过速。儿童使用时要注意力度和安全,避免造成损伤。
三、药物治疗相关原则
若非药物干预无效或心动过速持续不缓解,可能需要药物治疗,但具体药物需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如腺苷等药物可用于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但要严格遵循医生的专业判断来选择合适药物,且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比如儿童使用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需特别谨慎,要权衡药物疗效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时,家长应保持冷静,首先尝试轻柔的非药物干预方法,如安抚患儿情绪等。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精神状态等情况,及时送医就诊,因为儿童的心脏储备功能相对较弱,心动过速可能对其生长发育等产生影响,就医过程中要向医生详细告知患儿的病史等情况。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时,要考虑其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在采取干预措施时要更加谨慎,非药物干预要轻柔,药物治疗时要充分评估药物对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以及药物本身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如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加重心脏传导阻滞等问题,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提供既往病史、用药史等信息。
五、就医指征
如果阵发性心动过速频繁发作,或者发作时伴有严重的症状,如晕厥、胸痛剧烈、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此外,即使发作不频繁,但持续时间较长且经简单非药物干预无法缓解的情况,也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通过心电图等相关检查明确病情,进行规范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