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疼痛的原因
心绞痛的成因主要包括心肌氧供需失衡、神经调节异常和代谢产物积聚三方面。心肌氧供需失衡一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痉挛等导致供血不足,二是剧烈运动等使心肌耗氧量增加;神经调节异常指自主神经系统失衡、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影响冠状动脉舒缩和心肌代谢,常由不良情绪等引发;代谢产物积聚是心肌缺血缺氧产生的乳酸等刺激神经末梢致痛,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应避免剧烈运动等,绝经后女性要关注心血管健康,有基础病患者需遵医嘱治疗,儿童青少年有类似症状要排查,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应改正以降低风险。
一、心肌氧供需失衡
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供血不足的常见原因,血管壁上的斑块会使管腔狭窄,限制血液流动。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男性在中年后发病率相对较高,而女性在绝经后发病率逐渐上升。长期吸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速粥样硬化的进程。当血管狭窄到一定程度,心脏负荷增加时,心肌供血无法满足需求,就会引发心绞痛。另外,冠状动脉痉挛也会引起供血不足,某些药物、吸烟、精神压力等因素可能诱发痉挛。
2.心肌耗氧量增加: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情况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导致心肌收缩力增强,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有高血压、心肌病等病史的患者,心脏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心肌耗氧量本身就较高,更容易出现供需失衡。对于老年人来说,心脏储备功能下降,轻微的活动或情绪波动都可能导致心肌耗氧量大幅增加。
二、神经调节异常
心脏的神经调节系统出现紊乱时,会影响冠状动脉的舒缩功能和心肌的代谢。自主神经系统失衡,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会使冠状动脉收缩,同时增加心肌耗氧量。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导致神经调节异常,尤其是生活压力大、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的人群。有神经衰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病史的患者,神经调节异常的情况更为常见,也更容易发生心绞痛。
三、代谢产物积聚
当心肌缺血缺氧时,会产生乳酸、丙酮酸等代谢产物。这些产物在心肌内积聚,刺激心脏内的传入神经末梢,通过神经传导将疼痛信号传递到大脑,从而产生心绞痛的感觉。老年人的代谢功能减退,对代谢产物的清除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代谢产物积聚。有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患者,由于代谢紊乱,心肌细胞对代谢产物的耐受性降低,也会加重疼痛的感觉。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注意保暖。定期进行体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女性绝经后要更加关注心血管健康,改善生活方式,如有胸痛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的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儿童和青少年若出现类似心绞痛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心脏疾病,因为儿童心绞痛相对少见,多与先天性心脏病等因素有关。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应尽快改正,以降低心绞痛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