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
贫血的临床表现分为一般临床表现和特殊临床表现,一般临床表现的症状有疲倦、乏力、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心慌、心悸、呼吸困难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症状,且不同年龄段、生理期女性、生活方式不健康及有慢性疾病史的患者症状表现有差异;体征包括心率加快、心音增强,长期严重贫血可致心脏扩大、心前区闻及收缩期杂音。特殊临床表现包括心脏扩大,其对不同人群影响不同;心力衰竭,有左、右心衰竭表现,不同人群情况各异,不良生活习惯及有心肌病病史者风险更高;心律失常,可出现早搏、房颤等,不同人群发生情况有别,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及有心脏病家族史者可能性更高。
一、一般临床表现
1.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疲倦、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症状,这是由于贫血导致全身组织缺氧,神经系统功能受到影响。不同年龄段对这些症状的耐受和表现不同,年轻人可能相对耐受,症状表现不典型;老年人可能更为敏感,症状更明显。女性在生理期由于失血,症状可能会加重。生活方式上,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患者症状可能更突出。有其他慢性疾病史的患者,这些症状可能会与原发病症状相互叠加,影响判断。
患者还会有心慌、心悸的感觉,尤其是在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加重。这是因为贫血时心脏需要增加做功来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起初可能仅在活动时出现,随着病情进展,在休息时也可能出现。这主要是由于肺组织缺氧,呼吸功能受到影响。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哭闹不安。
2.体征
听诊时可发现心率加快,心音增强。长期严重贫血可导致心脏扩大,心前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二、特殊临床表现
1.心脏扩大
长期严重的贫血使心脏长期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心脏负荷增加,导致心肌肥厚和心脏扩大。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脏扩大对其心脏功能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发育。老年人由于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心脏扩大后更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女性在孕期,由于身体负担加重,心脏扩大可能会提前出现或加重。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的患者,心脏扩大可能会加速原发病的进展。
2.心力衰竭
患者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左心衰竭的表现。严重时可出现水肿、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等右心衰竭的表现。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后,预后相对较差。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可能会增加。生活中大量饮酒、吸烟的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更高。有心肌病等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心力衰竭且病情更难控制。
3.心律失常
患者可能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可导致心悸、头晕、黑矇甚至晕厥。儿童患者可能对心律失常的耐受性较差,容易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老年人由于心脏传导系统功能减退,更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女性在经期或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可能会增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更为频繁。有心脏病家族史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性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