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低血糖昏迷怎么办
老年人低血糖昏迷的应对要点包括紧急现场处理、医院治疗措施、预防措施及特殊人群提示。现场要迅速识别判断,呼叫急救,有吞咽反射可喂含糖食物;医院会检测血糖,静脉输葡萄糖,监测体征并查找病因治疗;预防需规律饮食、合理用药、调整生活方式及定期体检;特殊人群如合并慢病、独居及认知障碍老人,要关注病情变化、加强照顾与观察,以便及时应对低血糖昏迷。
一、紧急现场处理
1.立即识别与判断:当发现老年人疑似低血糖昏迷时,周围人员应迅速判断情况。可通过轻拍老人肩膀并呼喊,观察有无应答,查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是否正常。若老人意识丧失、皮肤湿冷、面色苍白等,高度怀疑低血糖昏迷。
2.呼叫急救: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告知准确位置、老人大致情况,等待专业救援。在等待过程中持续观察老人状态。
3.尝试唤醒与补充糖分:若老人尚有吞咽反射,可给予含糖食物,如糖果、饼干等,促使血糖快速回升。但要注意防止食物呛入气道。
二、医院治疗措施
1.血糖检测:到达医院后,医护人员会立即进行血糖检测,明确血糖具体数值,这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依据。
2.静脉输注葡萄糖:对于昏迷无法经口进食的老人,会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快速提升血糖水平,纠正低血糖状态。一般先给予高浓度葡萄糖,后续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输注速度和浓度。
3.生命体征监测与支持:持续监测老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维持呼吸循环稳定。若出现呼吸抑制等情况,可能会给予呼吸支持等相应处理。
4.病因查找与治疗:在纠正低血糖后,会进一步查找低血糖的病因。如是否因药物(如胰岛素、降糖药)使用不当、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导致,针对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三、预防措施
1.规律饮食:老年人应保持规律的饮食时间和食量,避免过度节食或长时间空腹。尤其正在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老人,更要定时定量进餐。
2.合理用药: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不可自行增减剂量。用药期间密切监测血糖,若血糖波动较大,及时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3.生活方式调整:适当运动,但避免在空腹时进行剧烈运动。运动前后注意监测血糖,必要时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随身携带含糖食品,如糖果、饼干等,以备低血糖发作时及时食用。
4.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导致低血糖的潜在疾病,如内分泌疾病、肝脏疾病等。
四、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对于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的老年人:低血糖昏迷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如诱发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肾功能损害加重等。因此,在治疗低血糖的同时,需密切关注原有疾病的变化,综合评估治疗方案,避免低血糖与原有疾病相互影响。
2.独居老年人:由于缺乏家人或他人的及时照顾,发生低血糖昏迷时风险更高。建议此类老人的家人或邻居定期看望,安装紧急呼叫设备。老人自身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含糖食品放置在易取之处,以便在低血糖发作时能及时自救。
3.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这类老人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不适,增加了低血糖昏迷的发现难度。照顾者需更加细心观察老人的行为、表情等细微变化,如出现烦躁、嗜睡、行为异常等,应警惕低血糖可能,及时检测血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