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有哪些临床表现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表现包括多方面,呼吸系统有呼吸急促(婴幼儿超60次/分、儿童超40次/分)、呼吸困难(伴鼻翼扇动、三凹征、发绀);心血管系统有心率增快(婴儿超180次/分、幼儿超160次/分)、心音改变(第一心音低钝、奔马律)、心脏扩大、颈静脉怒张及肝脏肿大;全身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尿少及轻度水肿;特殊人群中,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心率等病情变化,保持适宜环境,遵医嘱治疗,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儿风险更高,需预防肺炎、定期体检和治疗基础病。
一、呼吸系统表现
1.呼吸急促: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时,呼吸频率明显加快。婴幼儿呼吸频率可超过60次/分,儿童可超过40次/分。这是因为心力衰竭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肺部淤血,气体交换障碍,机体为了获得足够的氧气,会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来代偿。
2.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费力,可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即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这是由于肺部淤血和水肿,使肺的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增加,导致吸气和呼气都变得困难。同时,患儿可伴有发绀,主要是口唇、指(趾)端等部位出现青紫,这是由于缺氧导致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所致。
二、心血管系统表现
1.心率增快:安静时婴儿心率超过180次/分,幼儿超过160次/分,且不能用发热或缺氧解释。这是因为心力衰竭时,心脏为了维持足够的血液循环,会通过增加心率来提高心输出量。
2.心音改变:可出现第一心音低钝,这是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所致。还可能出现奔马律,即除了正常的第一、二心音外,在舒张期出现一个额外的附加心音,提示心肌严重受损,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
3.心脏扩大:通过胸部X线或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时,心脏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心肌逐渐肥厚和扩张,以适应增加的工作量,但这种代偿机制最终会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4.颈静脉怒张:在婴幼儿不明显,但在年长儿较为常见。这是由于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颈静脉压力升高,从而出现颈静脉怒张。同时,肝脏也可肿大,这是因为肝脏淤血,肝静脉回流受阻所致。肝脏在短期内进行性增大,边缘钝,有压痛。
三、全身表现
1.精神萎靡:患儿可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精神萎靡、嗜睡等。这是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患儿出现精神状态的改变。同时,由于身体不适,患儿的食欲也会明显减退,摄入量减少,进一步影响患儿的营养状况和身体恢复。
2.尿少:心力衰竭时,肾脏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尿量减少。同时,由于体内水钠潴留,患儿可出现水肿,一般先从眼睑、颜面开始,逐渐波及全身,但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时水肿相对不明显。
四、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家长要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由于小儿年龄小,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注意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精神状态、尿量等情况。如果发现患儿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加重、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应及时就医。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患儿哭闹,减少氧耗。同时,要遵医嘱给予患儿吸氧、药物治疗等,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外,对于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儿,发生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风险更高,家长要更加注意预防肺炎的发生,定期带患儿进行体检,及时治疗基础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