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进行诊断

来源:民福康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早产儿眼部疾病,可导致失明。其诊断主要依靠眼科检查,包括散瞳检眼镜检查、眼底照相、视网膜电图等。治疗方法包括定期随访、冷凝和激光光凝、玻璃体切割术等。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控制早产、给予适当的氧气治疗、定期眼科检查等。

1.什么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发生在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中的眼部疾病,主要是由于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导致血管增生和纤维化,进而影响视网膜的正常发育。

2.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症状和体征有哪些?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视网膜血管异常:视网膜血管扩张、迂曲、纡曲、闭塞等。

视网膜新生血管:视网膜表面出现新生血管,这些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导致视网膜水肿、出血、渗出等。

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与玻璃体分离,导致视力下降。

斜视、眼球震颤等:由于视网膜病变导致视力异常,可能会出现斜视、眼球震颤等症状。

3.如何诊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诊断需要通过眼科检查来确定。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

散瞳检眼镜检查:通过散瞳剂扩大瞳孔,使用检眼镜观察视网膜的情况。

眼底照相:使用眼底照相机拍摄视网膜的照片,以便长期观察和随访。

视网膜电图:检测视网膜的电生理功能,评估视网膜的功能状态。

其他检查:如OCT等。

4.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标准主要基于眼底检查的结果。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包括:

阈值病变:视网膜有任何一个区的血管区与周边无血管区之间出现纤维增殖。

阈值病变plus:在阈值病变的基础上,加上任何一个区的视网膜血管迂曲、扩张、纡曲。

后极部视网膜病变:后极部视网膜有2个以上象限的血管区与周边无血管区之间出现纤维增殖。

5.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定期随访:密切观察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冷凝和激光光凝:通过冷凝或激光光凝的方法,破坏视网膜新生血管,防止其进一步发展。

玻璃体切割术:如果视网膜病变严重,导致视网膜脱离,可能需要进行玻璃体切割术。

其他治疗:如药物治疗、眼内注射等。

6.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严格控制早产:尽量避免早产的发生。

给予适当的氧气治疗:根据患儿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氧气治疗,避免高浓度氧气的长时间暴露。

定期眼科检查:对于早产儿,应在矫正胎龄4周或矫正体重2000g后开始进行首次眼底检查,此后根据病情需要定期复查。

其他预防措施:如控制感染、避免低血糖、低血压等。

7.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患儿和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积极配合治疗: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定期随访,确保治疗效果。

注意眼部护理: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感染。

关注患儿的视力发育: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营养,促进视网膜的发育。

心理支持:家长需要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总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诊断需要依靠眼科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儿的视力恢复至关重要。同时,家长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关注患儿的视力发育,为患儿提供良好的营养和心理支持。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原称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RLF),本病与早产、低出生体重以及吸高浓度氧气有密切关系,是由于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尚未发育完全,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所致。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样分期?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临床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为6期,按发展顺序可分为轻度非增生期、中度非增生期、重度非增生期、增生早期、纤维增生期、增生晚期等,轻度非增生期患者多数表现为眼部出现微动脉瘤和细小的出血点;中度非增生期患者则可表现为黄白色硬性渗出和出血斑;重度非增生期者多表现出棉絮斑和出血斑;增生早期者则可表现出眼底新生
摇晃宝宝的危害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摇晃宝宝可能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危害,包括影响视力、颈部受伤、引发癫痫等。 1.影响视力 摇晃宝宝还可能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视网膜病变,从而影响宝宝的视力。 2.颈部受伤 宝宝的头部相对较重,而颈部肌肉发育不完善,难以承受头部的重量。剧烈摇晃宝宝时,可能会导致颈部受伤,甚至引起脑损伤。 3.引发
眼睛总是模糊是怎么回事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眼睛模糊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眼睛疲、屈光不正、眼部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1.眼睛疲劳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阅读、开车或在弱光环境下用眼过度可能导致眼睛疲劳,引起短暂的视力模糊。 2.屈光不正 近视、远视或散光等屈光问题可能导致远处或近处的物体看起来模糊不清。 3.眼部疾病
多少度属于高度近视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近视600度以上被称为高度近视,会造成很多危害,包括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混浊等。 1.视网膜病变 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球会变长,视网膜会被牵拉变薄,容易出现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病变,导致失明。 2.青光眼 高度近视患者的眼压可能会升高,容易导致青光眼,进而损害视神经,影响视力。 3.白
哪些新生儿易患肺透明膜病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主要发生于早产儿,尤其是那些胎龄小于32-33周的早产儿。 早产儿的肺部发育不全,缺乏一种名为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物质,这种物质对于肺部的正常扩张和呼吸至关重要。因此,早产儿,特别是胎龄较小的早产儿,更易患肺透明膜病。此外,糖尿病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剖宫产儿以及双胎的第二胎儿等,也相对更容
什么情况会出现早产视网膜病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多数情况下是由视网膜纤维血管组织增生引起的。 在正常胚胎发育的过程中,视网膜血管一般在36周左右发育至鼻侧缘;40周左右可发育至颞侧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主要好发于孕36周以下、低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此类患儿在出生时视网膜还未完全血管化,如果暴露在高浓度氧气内,可导致毛细血管内皮
早产视网膜病原因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视网膜发育不成熟,出生后高浓度吸氧导致的。 正常胎儿会在孕36周左右,视网膜血管发育达到鼻侧边缘,孕40周发育可以达到颞侧缘,而早产儿出生后由于视网膜尚未发育完全,如果此时暴露于高浓度氧气中,可能会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损伤,血管闭塞,纤维组织大量增生,进而导致视网膜血管
早产视网膜病的分区及分期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分区按照病变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三个区。 1.Ⅰ区 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视乳头中央至黄斑中心凹距离的2倍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2.Ⅱ区 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从视乳头中央至鼻侧锯齿缘的距离为半径画圆,除去Ⅰ区以外的环形区域。 3.Ⅲ区 视网膜上除去Ⅰ区和Ⅱ区以外剩余的月牙形区域。 早产儿视
视网膜疾病都有哪些类型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视网膜疾病有多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视网膜血管病 包括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 2.黄斑疾病 包括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近视性黄斑变性、黄斑囊样水肿、黄斑裂孔等。 3.视网
80%新生儿都有颅内出血是真的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并非所有80%的新生儿都会经历颅内出血,这个比例大大高估了实际情况。 颅内出血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是否早产、出生时是否有难产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健康问题。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面临较高的颅内出血风险,尤其是脑室内出血。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IVH的发生率可高达40%左右,但这
为什么早产更容易得血管瘤?
贺吉庸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早产儿由于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等原因,发生血管畸形的概率增高,这也是早产儿容易患血管瘤的原因。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疾病,其中大部分发生于颜面部皮肤,皮下组织、口腔黏膜,不仅严重损害孩子容貌,对健康也会造成威胁。有研究表明,早产儿患血管瘤几率比足产儿高两倍,到医院就诊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早产儿,血管瘤从体质上可分为两种,一种
什么时间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鲁平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的并发症,都应积极预防,只有不发生,才不会出现不良的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发病5年之后要做眼科、肾脏、心脏等一系列的全身检查。2型糖尿病人,从发病之日起,就要关注所有的并发症,因为2型糖尿病在缓慢的发病过程中,前期就可以引起视网膜病变和心脏病变。所以,在发现糖尿病后需要提早进行检查,以早期明确是否存在相应的并发症,患者可就诊于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董道权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患者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去眼科就诊。首先患者可能因为不知情,去糖尿病内分泌专科就诊,医生通过观察血糖和全身情况后,如果看到照片显示视网膜病变比较严重,建议患者进行眼底检查,明确眼底病变程度以及状况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糖尿病患者如果控制血糖、保持血糖、血压、血脂稳定,出现其他问题,需要由相应专科进行处理。比如出现糖尿病足,建议患者选择糖
早产如何追赶体重
张磊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早产儿追赶体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均衡的选择乳品、补充维生素等,保持适度的追赶生长。追赶生长的最佳时期是出生后第一年,特别是前半年,在此期间应根据医生建议合理均衡的增加饮食,包括糖类、蛋白质等,与添加辅食同步,主要是在可选择的辅食范围内适当增加进食量,以满足生长需求。
早产几个月可以添加辅食
张磊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足月出生的宝宝一般四个月以后可以逐渐添加辅食,对于早产儿而言,建议在矫正胎龄六个月以后再开始添加辅食。假如早产宝宝实际出生六个月,当时孕32周出生,离足月还差八周,也就是两个月,则这个孩子矫正月龄为四个月,也就是这个早产的孩子还要两个月才能达到六个月的矫正胎龄。
33周早产一般多重
张磊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33周早产儿体重大约在1900克至2000克左右,但有个体差异。胎儿体重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孕妇体质情况、平时营养水平和胎儿健康情况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胎儿发育和体重。一般来说,早产儿出现后需要转移到新生儿科,并在新生儿科孵化器中放置一段时间,以促进肺成熟。
免费咨询